拉萨河的地质故事
原文:Pete Winn 翻译:河童 大川
拉萨河峡谷内裸露于河床的岩石年龄大约有4亿至5亿年。
岩石的多次断裂导致非常年轻的岩石往往位于非常古老的岩石旁。
地质学家认为,2亿年前的印度板块是南极板块的一部分。后来它从南极板块分离,并向北漂移了1.5亿年。在此之前,现在印度和西藏自治区所在大陆之间的海洋底部,蕴藏着4亿年历史的石灰岩;此外,沿着现在青藏高原南部原有的海岸线,也有一片具2亿年历史的沉积岩三角洲。随着印度板块向现在青藏高原所在地方向继续往北移动,位于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的海底俯冲插入亚欧板块地壳并熔化,由地壳急剧变动引发的火山喷发,在现在青藏高原所在地的表面形成大规模的红色火山岩,并在深层形成大面积的花岗岩。所形成的这些岩石有5千万年至1.25亿年的历史。
大约在5千万年前,印度板块开始推入亚欧板块现在青藏高原所在地,导致后者隆起,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在此期间,在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一些海底石灰岩被刮走,推高,并转换为大理石(图1);部分淤泥类的粉质沉积物被推高并转换为板岩(图2)。结果是具有4亿年历史的海底化石出现在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以及拉萨河流域的峡谷里面。而且同时,这些地区也有非常丰富的板岩被当地人用作盖房子时的屋顶。
由于印度板块的庞大,当它推进亚欧板块时就造成了很多大断裂带的形成(图3上的红线)。
相对年轻的红色火山岩(图4)和花岗岩(图5)与历史久远的大理石和板岩被混合在一起。
由于这一切的发生,流域内2亿年前形成的水流格局被改变了。
印度板块推入亚欧板块,不仅造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而且大概在800万年前,它已经造成了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抬升至5000米左右的高度,这个平均海拔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个海拔变化的结果是导致流域内的水流格局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受这样影响的河流如在喜马拉雅山脉北侧的雅鲁藏布江,开始改道向东萦绕着喜马拉雅山脉流动,然后沿着山脉再往西南,到达靠近孟加拉国的孟加拉湾;雅鲁藏布江的支流如拉萨河,则从这些新形成的山脉,如念青唐古拉山,往南流。
拉萨河流域复杂的水流格局,是受到了过去五千万年来大断裂带发展的影响和控制。
大约在2百万年前,北极的冰盖面积开始向南扩展,最终覆盖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 这个冰盖不断消融和扩展到原来的4倍,至今还在消融的过程中。拉萨河流域的峡谷中,除了一些地方是河流切断的基岩(图7),几乎布满了由冰川侵蚀带到河流里的砾石(图片6)。在一些地方,巨大的岩石随着雪崩滚到河里,阻塞了河道,形成急流险滩(图8)。
拉萨河峡谷内裸露于河床的岩石年龄大约有4亿至5亿年。
岩石的多次断裂导致非常年轻的岩石往往位于非常古老的岩石旁。
地质学家认为,2亿年前的印度板块是南极板块的一部分。后来它从南极板块分离,并向北漂移了1.5亿年。在此之前,现在印度和西藏自治区所在大陆之间的海洋底部,蕴藏着4亿年历史的石灰岩;此外,沿着现在青藏高原南部原有的海岸线,也有一片具2亿年历史的沉积岩三角洲。随着印度板块向现在青藏高原所在地方向继续往北移动,位于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的海底俯冲插入亚欧板块地壳并熔化,由地壳急剧变动引发的火山喷发,在现在青藏高原所在地的表面形成大规模的红色火山岩,并在深层形成大面积的花岗岩。所形成的这些岩石有5千万年至1.25亿年的历史。
![]() |
图1: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一些海底石灰岩被刮走,推高,并转换为大理石(摄影:李宏) |
大约在5千万年前,印度板块开始推入亚欧板块现在青藏高原所在地,导致后者隆起,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在此期间,在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一些海底石灰岩被刮走,推高,并转换为大理石(图1);部分淤泥类的粉质沉积物被推高并转换为板岩(图2)。结果是具有4亿年历史的海底化石出现在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以及拉萨河流域的峡谷里面。而且同时,这些地区也有非常丰富的板岩被当地人用作盖房子时的屋顶。
![]() |
图2:淤泥类的粉质沉积物被推高并转换为板岩(摄影:李宏) |
由于印度板块的庞大,当它推进亚欧板块时就造成了很多大断裂带的形成(图3上的红线)。
![]() |
图3:印度板块推进亚欧板块时就造成了很多大断裂带的形成 |
相对年轻的红色火山岩(图4)和花岗岩(图5)与历史久远的大理石和板岩被混合在一起。
![]() |
图4:红色火山岩(摄影:李宏) |
![]() |
图5:花岗岩(摄影:李宏) |
由于这一切的发生,流域内2亿年前形成的水流格局被改变了。
印度板块推入亚欧板块,不仅造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而且大概在800万年前,它已经造成了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抬升至5000米左右的高度,这个平均海拔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个海拔变化的结果是导致流域内的水流格局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受这样影响的河流如在喜马拉雅山脉北侧的雅鲁藏布江,开始改道向东萦绕着喜马拉雅山脉流动,然后沿着山脉再往西南,到达靠近孟加拉国的孟加拉湾;雅鲁藏布江的支流如拉萨河,则从这些新形成的山脉,如念青唐古拉山,往南流。
拉萨河流域复杂的水流格局,是受到了过去五千万年来大断裂带发展的影响和控制。
![]() |
图7:被河流切断的基岩(摄影:李宏) |
大约在2百万年前,北极的冰盖面积开始向南扩展,最终覆盖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 这个冰盖不断消融和扩展到原来的4倍,至今还在消融的过程中。拉萨河流域的峡谷中,除了一些地方是河流切断的基岩(图7),几乎布满了由冰川侵蚀带到河流里的砾石(图片6)。在一些地方,巨大的岩石随着雪崩滚到河里,阻塞了河道,形成急流险滩(图8)。
![]() |
图6:由冰川侵蚀带到河流里的砾石(摄影:李宏) |
![]() |
图8:巨大的岩石随着雪崩滚到河里,阻塞了河道,形成急流险滩(摄影:李宏)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