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成昆铁路
成昆线站名及介绍
成都、沙河堡、成都南、双流、公兴、花龙门、新津、回龙庵、青龙场、彭山、太和、眉山(苏轼的家乡)、鲜滩、思濛、吴场、马村、乐山(过第一长桥“青衣江大桥”时,在列车上可以望见江边的千佛崖。1961年建成的成昆铁路青衣江特大桥全长543.58米,是修建最早的一座特大桥。1973年改建后为1816.64米是成昆线最长的跨江大桥。)、双福、峨眉(成都到峨眉,列车运行在岷江流域的成都平原,到达峨眉,平原就走到了尽头。在峨眉站可以望到峨眉山金顶)、燕岗、九里、沙湾(从列车上可俯瞰郭沫若的家乡乐山沙湾)、轸溪、刘沟、代湾、杨漩、共和(龚嘴水电站大坝将大渡河拦腰截断,在这几站间穿越“老虎嘴棚洞”、过“颇具特色的王村棚洞”)、峨边(过了峨边,列车进入大渡河峡谷,河水变得狂放不羁,势若奔马。这一段铁路桥隧相连)、柏村(“王村二号隧道”成昆铁路画册封面)、金口河(金口河一带悬崖绝壁,江河沟涧交错,几乎无一寸平地,而按照铁路站区的设置,又必须在近邻设一车站,以便列车交汇。勘测时选择了几处地方,或因工程浩大,移山填河,或因地址复杂,岩层断裂滑坡,不宜修建车站,最后才决定摆在这里。在山水紧逼的深谷上,巧妙地修建了一座车站大桥。由于大桥长达二百四十多米,上面要铺设三股(六根)轨道,负荷力重,又是曲线,修建时采用了一种新技术——“柔性敦”。这是我国第一座采用柔性敦的桥梁,也是我国在桥梁上建成的第一座“空中车站”。之间有“关村坝隧道”,成昆线第2长隧道6107米) 、关村坝(“关村坝隧道”全长6107米,是全线第二长隧道,是全线重点工程之一,全隧道以平均单口月成洞152.31米的先进记录建成,为此中央还专门发来了贺电,中央为一条铁路的一个隧道专门发来贺电,好像是史无前例的。车站建设在隧道中。关村坝车站周围是险峻的山脉,奇峰巍然耸立,如刀削斧劈,地形太狭窄,缺乏合适的建站位置,工程技术员才巧妙的把车站的一部分设计在隧道里。原来关村坝车站只有2股轨道,九十年代后为了再增加一股轨道,就在旁边的山体内再开凿了一个隧道,和原来关村坝隧道连在一起,所以这段就叫“关村坝站线隧道”。如果算上这段站线隧道的话,关村坝隧道应该是全线最长的隧道了,一般货车从成都方向下来在关村坝会车的话,就在关村坝隧道里面直接开进这个站线隧道,停靠在里面,不走外面。过“白熊沟隧道”、过“老昌沟一线天桥”。大渡河畔老昌沟,是一条长好几里,深三百米的大裂痕,两边悬崖峭壁,高耸入云,沟里云飘雾绕,一天只能见两个小时的太阳,从上向下望,黑洞洞的深不见底,从下望上望,只见青天一线,所以俗称“一线天”。一线天桥石拱桥,位于成昆铁路关村坝车站至长河坝车站之间,桥位处两岸悬崖峭壁,沟深200余米,宽50余米,拱桥成都端紧接老昌沟隧道,昆明端紧接长河坝隧道。该桥跨径54米,全长63.14米,为中国目前跨径最大的铁路石拱桥。该于1966年建成。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铁道部第二工程局负责设计和施工,长沙铁道学院参加)、长河坝 (长河坝车站内有“深溪沟双线石拱桥”——“深溪沟隧道”,“黑区沟一号隧道”——“黑区沟桥”——“黑区沟二号隧道”——到汉源。桥隧相连。过完大渡河大峡谷。) 、汉源(原乌斯河车站,是客车和货车必停的大站。过“乌斯河隧道”——“大渡河桥”)。
成昆铁路大渡河峡谷段铁路的隧道、桥梁、车站,全部修建在峭壁中段、相对如门的大渡河峡谷悬崖上。穿过隧道,横跨大桥时,列车又好似凭虚御空,上负蓝天,云霞缥缈;下瞰深谷,岚气重重,云雾蔼蔼.......不愧为铁道奇观,至今很少为世人所知。
在整个从金口河——汉源26.3公里的线路中,有隧道13座,长20.9公里,占线路长度的79%,除了必要的车站露出外面外,完全是“地下铁道”。令人叹为观止。列车一直是在大渡河北岸的大相岭群山腹中穿行;而大渡河南岸,则是群峰突兀怪石嶙峋的大凉山边缘。大渡河大峡谷,悬崖峭壁,弊日遮天,惊涛拍岸,轰鸣如雷。多少年来,险滩密布、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在这里成了大相岭和大凉山的天然分界线。同时,也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阻碍两岸人民的交往,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汉彝人民,只能隔水相望。如今雄伟壮丽的大渡河桥飞越大渡河天险急流,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过了大渡河铁桥,很快到了利子依达。利子依达泥石流沟离汉源站不远,旅客能见到1981年车毁人亡事故后,铁路废弃的奶奶包隧道和线路路基。列车经利子依达隧道从泥石流沟下面穿过,不久就到。
尼日(凉山州内第一个车站,河对岸是瀑布沟水电站,过“尼日二号棚洞”)
苏雄(车站建设在桥梁上.告别大渡河,成昆铁路又逆牛日河而上,共十三次跨越牛日河.一跨牛日河“开建牛日河大桥”,最令人瞩目的是桥墩上的标语“要高山低头,叫河流让路”。离开苏雄车站,跨越桥梁、穿越隧道、过勒古洛夺泥石流渡槽——“凉红明洞”到)
凉红(凉红车站旁的勒古洛夺沟弯弯曲曲长18公里,沟中乱七八糟地堆积着3亿多立方米泥石。只要每小时降雨40毫米,就可能诱发泥石流,仅1981年以来就爆发了4次,危害极大,1987年10月造价700多万元的迄今成昆线投资最大的防洪工程——勒古洛夺泥石流渡槽工程胜利竣工,等于建造了一座人工隧道——凉红明洞。出“埃岱二号隧道”到“埃岱”车站。从金口河车站到埃岱车站58公里线路中,就有隧道44公里之多!)
埃岱(埃岱车站的站线桥是“板凳”形状的,很由特色!旁边有个矿山。过“温泉隧道”——二跨“牛日河的桥梁”。“温泉隧道”昆明端出口的防护栏很有特色。过甘洛“牛日河三号桥”——“甘洛隧道”到)
甘洛(这是进入凉山州后第一个县城。甘洛,以前叫呷洛,解放前彝族群众称它为“阿克扎地”,意思是乌鸦住的地方。这里群山怀抱,荆棘从生,历史上是奴地主打冤家械斗场所,原来仅靠一座全靠手攀脚蹬的“腾桥”和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与外界相连。一九五六年,大凉山进行民主改革时,人民政府决定在这曾经是乌鸦住的地方、血迹斑斑的“人市”建立县城,翻身奴地为了表达苦尽甘来的巨大变化,特将旧名“呷洛”改为“甘洛”。 随着成昆铁路的建成,奔驰的铁龙给荒僻的甘洛载来了幸福!过“双河口隧道”,全长1889.5米,是成昆北段一座典型的“烂洞子”。隧道通过复杂破碎的地层,成为控制全线铺轨通车的关键工程之一.过"南尔岗隧道"到)
南尔岗(离开南尔岗车站,列车继续前行,一路上还是隧道,桥梁……。过“猴子岩隧道”。过了“猴子岩隧道”到)
阿寨(过“新基古隧道”——著名的“牛日河四号桥”——“花果山隧道”,过“白果一号隧道”到)
白果(白果车站建在“白果一号隧道”与“白果二号隧道之间”。穿越长2264米的“波洛隧道”,成昆铁路第一个展线-精彩的“乃托展线”开始了。乃托展线位于成昆铁路的“白果”与“越西”车站之间。可见牛日河、大凉山美丽风光,大凉山真美,成昆铁路真奇,没来这儿走一走,看一看,就难以理解美的涵义,奇的壮观。那嶙嶙怪石,淙淙泉水,翠谷飞瀑,云气仙灵,有如画的长廊,使人倍感“千岩迤逦藏幽胜,万叠云山图画中”。过“波洛隧道”——“牛日河五号桥”——“竹尔沟隧道”,这是“乃托展线”底层。过“白石岩一号隧道”——“牛日河九号大桥”——“白石岩2号隧道”到“白石岩车站”。进“白石岩一号隧道”前可望见连接隧道出口另一端的“牛日河九号大桥”,一号隧道全长2319米,是个长“C”字形回头展线隧道。)
白石岩(原嘎立车站。从白石岩车站可看见牛日河对岸刚才经过的“乃托展线”低层的“竹尔沟隧道”和牛日河对岸刚才通过的“牛日河六号大桥”。过“铁马特大桥”,过“铁马隧道”,过“白石岩3号隧道”——“白石岩2号桥”——“乃托隧道”出来就是“越西车站”。)
“白石岩3号隧道”,长2340米左右,是一个水滴形回头展线隧道。
“铁马特大桥”位于四川省越西县境内,在成昆铁路北段“白石岩车站”与“越西车站”之间,原乃托车站南端站外,为跨越牛日河河谷西岸铁马湾滑坡体的单线预应力砼简支梁桥,是改线所增加的工程。本桥位于牛日河左岸I、11级阶地及坡积山麓地带。原设计的路基及跨谷桥经检查发现均处在不稳定的山坡上,且有五处病害。因受两端已开工工程的控制,为了跨越滑坡前缘斜坡地段,避免线路隐患而特设的谷架桥。经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技术委员会研究讨论,最后确定采用上述谷架桥方案。桥式布置由北而南为9孔23.8米预应力梁、2孔44米结合梁、17孔31.7米预应力梁,全桥总长882.27米,墩身最高的17号墩墩高达50.4米。属特大桥级,系成昆线上的第三长桥。
列车从“白果”8次穿越隧道,三跨牛日河,爬攀196米,到达越西车站
越西(原来叫乃托车站。有座“越西成昆铁路烈士陵园”。过“越西一、二号隧道”,之间有一桥相连。)
铁西(过“铁西隧道”——“阿底明洞”——“阿底二号大桥”8和9次二跨牛日河)、
下普雄(三号隧道)、拉白、普雄(在大凉山深处。有“普雄成昆铁路烈士陵园”、大桥、“吉木隧道”)、上普雄(过“上普雄大桥”、“未来宝三号隧道”、“尔喜河隧道”)、尔赛河(穿越“尔喜河三号隧道”。怎么没有尔喜河二号隧道?原来据铁路职工说,以前线路曾有一座尔喜河二号短隧道,后来垮塌后,干脆拆除了。)、尼波(出了“尼波站”,穿越“依姆见姑隧道”,走出“依姆见姑隧道”,可以看见上下三层盘绕的铁路。行在“乐武一号隧道”——“牛日河十二号桥”上,成昆线第二个展线-精彩的“乐武展线”开始了。“尼波与”与“红峰”车站之间建有“乐武站”)、乐武(过“格依达隧道”全长1410米,是一个回头展线隧道。过“高峰一号隧道”到)、红峰(过“高峰三号短隧道”就到第一长“沙马拉达隧道”6383米。)
沙马拉达(离开“沙马拉达车站”前面就是成昆铁路北段另外两座著名的展线-“韩都路展线”和“两河口展线”。成昆铁路穿越“沙马拉达隧道”后,下至“孙水河”谷,自“沙马拉达车站”至“两河口”,航距4公里,高差215米,采用千分之一十三加力坡在韩都路-两河口作麻花形展线21公里。展线范围内有隧道19座共长16915米,大中桥13座共长1124米,桥隧总长占线路长度得72%。韩都路两河口展线两座展线紧密相连,也可以视作一条展线。)
瓦祖(车站的站线一部分还在“永红六号隧道”里面,原来设计时候,考虑到瓦组车站位于展线地段,四周高山环抱,若以直线通过,则整个车站全在隧道里面,则车站工作人员条件很恶劣,所以,设计时候线路故意弯曲了一下,使站坪设于山坳间的平台上,站间附近有百余米的路基工程,这样既改善了运营作业条件,也减少了工程上的困难。)
铁口(“两河口展线”又开始、过“铁口山隧道”全长2356米,是一个回头展线隧道。过“两河口隧道”,又是一个回头展线隧道。行驶在展线二层看展线底层,可以看见新凉车站。)
新凉(至此两河口展线结束,成昆铁路北段四大展线也走完了。)
成昆铁路经过“韩都路”和“两河口”展线迂回盘旋降低高度后,告别了牛日河又沿着另一条河流-孙水河谷继续向前!“新凉”至“联合乡”区间风光秀丽、层层梯田)
联合乡(过“拉洛桥”,可见“喜德”附近美丽的田园风光。行驶在“喜德大桥上”,桥下就是“喜德县”城。再跨越这座小桥,“喜德车站”就到了)
喜德(“喜德”附近的温泉还是很有名的。过“孙水河的桥梁”。成昆铁路在“孙水河”河谷地带,虽然隧道少了一些,但桥梁多了些。可一览“孙水河”的风光)
冕山(又见高山。过“孙水河五号桥”。“孙水河五号桥”位于四川省“喜德县”境内的成昆铁路线上,是中国铁路上首次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桥,全长164.19m,主跨为32.3+64.6+32.3(m)铰接悬臂梁,于1970年7月竣工。 成昆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新技术组(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铁道部专业设计院等组成)科研试验、设计,铁道部第二工程局施工。过“铁厂明洞”,就是新铁村车站。)
冕宁(原泸沽车站。泸沽镇22团所在地。孙水河在泸沽镇汇入安宁河,成昆铁路又沿着安宁河谷前进了。离开冕宁车站,过著名的“泸沽安宁河一号桥”,过“水湾安宁河大桥”,到 ) 、
漫水湾、月华、礼州(之间穿越“大塘河明洞”,上面是泥石流渡槽,就来到西昌北站。
列车从普雄站开出,经沙木拉打隧道穿过牛日河和孙水河的分水岭开始下坡。孙水河是安宁河的支流,铁路顺河而下到)
西昌北(过“海河桥”到)
西昌(列车到达西昌,成都至昆明的旅程刚过一半.以西昌为界将成昆铁路分为南线和北线.铁路局负责成都至西昌南线的施工,铁道兵负责西昌至昆明北线的施工)
西昌南、经久、黄联关、黄水塘(这几站之间过“安宁河一号桥”、“二号桥”到)、麻栗(过隧道、“安宁河3号桥”,沿“安宁河”谷前行到)
黄家坝、德昌、小高、乐跃(出站不久过“安宁河4号桥”。这是成昆铁路第6次(总共8次)跨越安宁河(泸沽和漫水湾各一次))
蒲坝(过“锦川桥”到)、永郎、弯坵(五七干校)、青杠、沙坝、米易(铁五师机关)、丙谷(大塌方的隧道,经典的丙谷大桥)、垭口、枣子林(又是一个隧道车站)、桐子林、牛坪子、三堆子(三堆子“金沙江大桥”——单跨192米,为中国之最。列车过了米易不久,在“大平地”“安宁河”汇入“雅砻江”。顺“雅砻江”峡谷行进不远,在“倮果”“雅砻江”又汇入“金沙江”。“雅砻江”和“金沙江”的交会点可以看见江水一半水绿一半黄。过“金沙江大桥”,列车就到了“攀枝花”)
攀枝花(过去叫“金江”站。成都局、昆明局交界。)
“桐子林”至“三堆子”,线路长约20公里,铁路沿“雅砻江”左岸下行,由于地形险峻,桥隧长度占线路长的80%。渡口支线以双线“雅砻江大桥”跨过“雅砻江”,北在“牛坪子站”,南在“三堆子站”接入成昆铁路。
由“三堆子”至“大湾子车站”前面的“江头村隧道”——金沙江峡谷段,线路蜿蜒于“金沙江”峡谷,山陡流急,险滩毗连,部分地段崩塌,落石严重。泥石流沟密集,气温最高可达45度,其中迤资到红江59公里,桥隧长度即占44公里。由于地质条件太差,书上所说的外国专家断言根本不能修铁路的“禁区”就是指这一段,但是在“千难万险脚下踩,高山恶水任调遣”的我英勇铁道兵(成昆线西昌以南为铁道兵为主修建)面前,算得了什么?他们闯过了“火焰山”,飞越了“水帘洞”,凿穿了“特坚石”,填塞了“烂洞子”,使成昆铁路胜利的穿越了金沙江峡谷禁区。
迤资、拉鲊(穿越三千多米的“红卫隧道”,过“格达1号桥”——“前进隧道”到)
花棚子(过“白沙沟桥”,过“莲地隧道”,过“新光棚洞”)
莲地隧道位于金沙江畔,花棚子至新江车站之间,全长4602米,洞身通过区域性大断裂带和九度震区,岩石破碎,结构错乱,层间水丰富,开挖时坍方严重,隧道处于高温地区,洞外最高曾达54度,洞内达39度,有“火焰山”之称。
新江(桥上的车站)
广通、师庄(四川境内的最后一个车站,川滇两省交界处,再往前面走就进入云南省了。过“摸鱼鲊4号桥”)
大湾子(云南境内的第一个车站。穿越“尼多隧道”,“江头村隧道”,大概在隧道出口那段,成昆铁路就和“金沙江”分道扬镳了,又沿着另一条河流-“龙川江”逆流而上。)
向隍(车站很小。过“拉旧大桥”,下面是“龙川江”)
红江(过“小那别二号隧道”——“大那别隧道”——“海螺大桥”,过“朱布1号大桥”)、黄瓜园(车站东北有“黄瓜园烈士陵园”)、牛街、元谋(穿越龙川江峡谷)、尹地(过“山后隧道”)、小月旧(继续穿行在龙川江峡谷,列车行驶在“下坝桥”上,可以看见前面一个桥的末端就是“羊臼河”车站成都端进站口。过“湾子村隧道”,再跨越二座桥梁就到“羊臼河”车站。)
羊臼河(出站后“六渡河展线”(向上的)开始。走出“中坝隧道”,到“六渡河展线”第二层。走出“六渡河2号隧道”,到展线最上层“小村车站”。展线结束。)
小村(离开小村车站“六渡河展线”结束。列车沿着“龙川江”峡谷继续前进。前面就是成昆铁路南段第二个展线-“巴格勒展线”。过“巴格勒隧道”到啊南庄车站“巴格勒展线”结束)
成昆铁路在龙川江峡谷里,总共四十九次跨越龙川江,为什么要在一条河上跨过这么多次?原来这里是典型的急流冲刷的长峡谷地带,两岸高山峭壁,几乎无立锥之地。河边仅有的小台地,地址又十分复杂。有的地层松软,承受不了压力,不适于修路;有的台地上面的山石容易塌方,甚至有泥石流的威胁。为了避开这些不利条件,要选择较适宜铺轨的台地。这种台地有的在河左面,有的在河的右面,于是线路就东摆西扭,一次次地修桥过河了,在外行人看来,似乎没必要,而设计者和施工者,却花费了不少心血。
阿南庄(“巴格勒展线”结束。离开“阿南庄”车站,向着成昆线最后一个展线-“法拉展线”驶去!穿越“桐模甸1号隧道”,精彩的“法拉展线”开始了。过“桐模甸2号隧道”,过“桐模甸2号桥”,过了“法拉隧道”就到“龙骨甸”车站,“法拉展线”结束到)
龙骨甸(离开“龙骨甸”车站南下,穿越“大田箐短隧道”,前面就是著名的横跨龙川江的“大田箐大桥”——第2长桥,跨“龙川江”)
黑井、甸心、支塘坝、甸尾、广通(黑井烈士陵园。过“黑井隧道”、过“黑井顺河大桥”,第四长桥。到广通。回顾在元谋车站到广通车站这段“横断山”区的线路,恍若走进一个巨大无比的桥梁展览馆里,饱览了千姿百态的桥梁,不得不为筑路英雄的这些巧手杰作啧啧赞叹。这一座座桥梁,如银龙,似长虹,密布在历来荒僻的横断山脉之中,真是“装点此江山,今朝更好看”啊!)
大旧庄、一平浪(穿越“白虎山隧道”)、渔坝村(过空中车站。穿越密集的隧道群,过全线最高的桥-“密马龙5号桥”到)、密马龙(车站建在隧道里)、禄丰(过“迎水河大桥” 到,跨越70余米的深沟,它是成昆铁路首先试验建成的第一座栓焊梁桥)、棠海、小路溪、大德、勤丰营、泽润里、青龙寺、牧羊村、温泉、读书铺、碧鸡关(过了“碧鸡关隧道”终于走完了成昆铁路最后一个隧道)、昆明西。
就这样成昆铁路象一条钢铁长虹,蜿蜒在祖国西南万水千山之中,它盘山绕水,穿云过雾,闯过了高山,越过了峡谷,胜利到达了昆明。感谢我们新中国修建这条铁路的筑路大军。他们修建的成昆铁路象一条钢铁彩虹,出现在川滇高原上。铁路盘山而上,下临急流,迂回重叠,蜿蜒千里。回忆我们乘坐火车行驶在成昆线上,看见列车不断地穿行于云雾缭绕的崇山峻岭之中,出了这个隧洞,又钻进那个隧洞。你还会看见列车经常奔驰在波涛乱翻的急流之上,跨过一座钢桥,又飞越另一座钢桥。在浊浪滚滚的大渡河,金沙江等险水急流上,一桥飞架,火车急驶而过;在“抬头山遮眼,猿猱愁攀缘”的大小凉山和横断山脉的万山从中,岩壁陡削直破云霄,火车盘山回旋,长笛声中,白云缠绕过天险。在这些由险山恶水组成的所谓修路“禁区”,过去不知给行人增加过多少困难,人们多么渴望在这里修筑一条大路啊!如今英雄的筑路军民,以敢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豪迈气概,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把人们的期望变成了现实,天堑成了通途!
成昆铁路_欧洲旅游论坛_西祠胡同
http://www.xici.net/d119792244.htm
成都、沙河堡、成都南、双流、公兴、花龙门、新津、回龙庵、青龙场、彭山、太和、眉山(苏轼的家乡)、鲜滩、思濛、吴场、马村、乐山(过第一长桥“青衣江大桥”时,在列车上可以望见江边的千佛崖。1961年建成的成昆铁路青衣江特大桥全长543.58米,是修建最早的一座特大桥。1973年改建后为1816.64米是成昆线最长的跨江大桥。)、双福、峨眉(成都到峨眉,列车运行在岷江流域的成都平原,到达峨眉,平原就走到了尽头。在峨眉站可以望到峨眉山金顶)、燕岗、九里、沙湾(从列车上可俯瞰郭沫若的家乡乐山沙湾)、轸溪、刘沟、代湾、杨漩、共和(龚嘴水电站大坝将大渡河拦腰截断,在这几站间穿越“老虎嘴棚洞”、过“颇具特色的王村棚洞”)、峨边(过了峨边,列车进入大渡河峡谷,河水变得狂放不羁,势若奔马。这一段铁路桥隧相连)、柏村(“王村二号隧道”成昆铁路画册封面)、金口河(金口河一带悬崖绝壁,江河沟涧交错,几乎无一寸平地,而按照铁路站区的设置,又必须在近邻设一车站,以便列车交汇。勘测时选择了几处地方,或因工程浩大,移山填河,或因地址复杂,岩层断裂滑坡,不宜修建车站,最后才决定摆在这里。在山水紧逼的深谷上,巧妙地修建了一座车站大桥。由于大桥长达二百四十多米,上面要铺设三股(六根)轨道,负荷力重,又是曲线,修建时采用了一种新技术——“柔性敦”。这是我国第一座采用柔性敦的桥梁,也是我国在桥梁上建成的第一座“空中车站”。之间有“关村坝隧道”,成昆线第2长隧道6107米) 、关村坝(“关村坝隧道”全长6107米,是全线第二长隧道,是全线重点工程之一,全隧道以平均单口月成洞152.31米的先进记录建成,为此中央还专门发来了贺电,中央为一条铁路的一个隧道专门发来贺电,好像是史无前例的。车站建设在隧道中。关村坝车站周围是险峻的山脉,奇峰巍然耸立,如刀削斧劈,地形太狭窄,缺乏合适的建站位置,工程技术员才巧妙的把车站的一部分设计在隧道里。原来关村坝车站只有2股轨道,九十年代后为了再增加一股轨道,就在旁边的山体内再开凿了一个隧道,和原来关村坝隧道连在一起,所以这段就叫“关村坝站线隧道”。如果算上这段站线隧道的话,关村坝隧道应该是全线最长的隧道了,一般货车从成都方向下来在关村坝会车的话,就在关村坝隧道里面直接开进这个站线隧道,停靠在里面,不走外面。过“白熊沟隧道”、过“老昌沟一线天桥”。大渡河畔老昌沟,是一条长好几里,深三百米的大裂痕,两边悬崖峭壁,高耸入云,沟里云飘雾绕,一天只能见两个小时的太阳,从上向下望,黑洞洞的深不见底,从下望上望,只见青天一线,所以俗称“一线天”。一线天桥石拱桥,位于成昆铁路关村坝车站至长河坝车站之间,桥位处两岸悬崖峭壁,沟深200余米,宽50余米,拱桥成都端紧接老昌沟隧道,昆明端紧接长河坝隧道。该桥跨径54米,全长63.14米,为中国目前跨径最大的铁路石拱桥。该于1966年建成。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铁道部第二工程局负责设计和施工,长沙铁道学院参加)、长河坝 (长河坝车站内有“深溪沟双线石拱桥”——“深溪沟隧道”,“黑区沟一号隧道”——“黑区沟桥”——“黑区沟二号隧道”——到汉源。桥隧相连。过完大渡河大峡谷。) 、汉源(原乌斯河车站,是客车和货车必停的大站。过“乌斯河隧道”——“大渡河桥”)。
成昆铁路大渡河峡谷段铁路的隧道、桥梁、车站,全部修建在峭壁中段、相对如门的大渡河峡谷悬崖上。穿过隧道,横跨大桥时,列车又好似凭虚御空,上负蓝天,云霞缥缈;下瞰深谷,岚气重重,云雾蔼蔼.......不愧为铁道奇观,至今很少为世人所知。
在整个从金口河——汉源26.3公里的线路中,有隧道13座,长20.9公里,占线路长度的79%,除了必要的车站露出外面外,完全是“地下铁道”。令人叹为观止。列车一直是在大渡河北岸的大相岭群山腹中穿行;而大渡河南岸,则是群峰突兀怪石嶙峋的大凉山边缘。大渡河大峡谷,悬崖峭壁,弊日遮天,惊涛拍岸,轰鸣如雷。多少年来,险滩密布、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在这里成了大相岭和大凉山的天然分界线。同时,也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阻碍两岸人民的交往,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汉彝人民,只能隔水相望。如今雄伟壮丽的大渡河桥飞越大渡河天险急流,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过了大渡河铁桥,很快到了利子依达。利子依达泥石流沟离汉源站不远,旅客能见到1981年车毁人亡事故后,铁路废弃的奶奶包隧道和线路路基。列车经利子依达隧道从泥石流沟下面穿过,不久就到。
尼日(凉山州内第一个车站,河对岸是瀑布沟水电站,过“尼日二号棚洞”)
苏雄(车站建设在桥梁上.告别大渡河,成昆铁路又逆牛日河而上,共十三次跨越牛日河.一跨牛日河“开建牛日河大桥”,最令人瞩目的是桥墩上的标语“要高山低头,叫河流让路”。离开苏雄车站,跨越桥梁、穿越隧道、过勒古洛夺泥石流渡槽——“凉红明洞”到)
凉红(凉红车站旁的勒古洛夺沟弯弯曲曲长18公里,沟中乱七八糟地堆积着3亿多立方米泥石。只要每小时降雨40毫米,就可能诱发泥石流,仅1981年以来就爆发了4次,危害极大,1987年10月造价700多万元的迄今成昆线投资最大的防洪工程——勒古洛夺泥石流渡槽工程胜利竣工,等于建造了一座人工隧道——凉红明洞。出“埃岱二号隧道”到“埃岱”车站。从金口河车站到埃岱车站58公里线路中,就有隧道44公里之多!)
埃岱(埃岱车站的站线桥是“板凳”形状的,很由特色!旁边有个矿山。过“温泉隧道”——二跨“牛日河的桥梁”。“温泉隧道”昆明端出口的防护栏很有特色。过甘洛“牛日河三号桥”——“甘洛隧道”到)
甘洛(这是进入凉山州后第一个县城。甘洛,以前叫呷洛,解放前彝族群众称它为“阿克扎地”,意思是乌鸦住的地方。这里群山怀抱,荆棘从生,历史上是奴地主打冤家械斗场所,原来仅靠一座全靠手攀脚蹬的“腾桥”和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与外界相连。一九五六年,大凉山进行民主改革时,人民政府决定在这曾经是乌鸦住的地方、血迹斑斑的“人市”建立县城,翻身奴地为了表达苦尽甘来的巨大变化,特将旧名“呷洛”改为“甘洛”。 随着成昆铁路的建成,奔驰的铁龙给荒僻的甘洛载来了幸福!过“双河口隧道”,全长1889.5米,是成昆北段一座典型的“烂洞子”。隧道通过复杂破碎的地层,成为控制全线铺轨通车的关键工程之一.过"南尔岗隧道"到)
南尔岗(离开南尔岗车站,列车继续前行,一路上还是隧道,桥梁……。过“猴子岩隧道”。过了“猴子岩隧道”到)
阿寨(过“新基古隧道”——著名的“牛日河四号桥”——“花果山隧道”,过“白果一号隧道”到)
白果(白果车站建在“白果一号隧道”与“白果二号隧道之间”。穿越长2264米的“波洛隧道”,成昆铁路第一个展线-精彩的“乃托展线”开始了。乃托展线位于成昆铁路的“白果”与“越西”车站之间。可见牛日河、大凉山美丽风光,大凉山真美,成昆铁路真奇,没来这儿走一走,看一看,就难以理解美的涵义,奇的壮观。那嶙嶙怪石,淙淙泉水,翠谷飞瀑,云气仙灵,有如画的长廊,使人倍感“千岩迤逦藏幽胜,万叠云山图画中”。过“波洛隧道”——“牛日河五号桥”——“竹尔沟隧道”,这是“乃托展线”底层。过“白石岩一号隧道”——“牛日河九号大桥”——“白石岩2号隧道”到“白石岩车站”。进“白石岩一号隧道”前可望见连接隧道出口另一端的“牛日河九号大桥”,一号隧道全长2319米,是个长“C”字形回头展线隧道。)
白石岩(原嘎立车站。从白石岩车站可看见牛日河对岸刚才经过的“乃托展线”低层的“竹尔沟隧道”和牛日河对岸刚才通过的“牛日河六号大桥”。过“铁马特大桥”,过“铁马隧道”,过“白石岩3号隧道”——“白石岩2号桥”——“乃托隧道”出来就是“越西车站”。)
“白石岩3号隧道”,长2340米左右,是一个水滴形回头展线隧道。
“铁马特大桥”位于四川省越西县境内,在成昆铁路北段“白石岩车站”与“越西车站”之间,原乃托车站南端站外,为跨越牛日河河谷西岸铁马湾滑坡体的单线预应力砼简支梁桥,是改线所增加的工程。本桥位于牛日河左岸I、11级阶地及坡积山麓地带。原设计的路基及跨谷桥经检查发现均处在不稳定的山坡上,且有五处病害。因受两端已开工工程的控制,为了跨越滑坡前缘斜坡地段,避免线路隐患而特设的谷架桥。经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技术委员会研究讨论,最后确定采用上述谷架桥方案。桥式布置由北而南为9孔23.8米预应力梁、2孔44米结合梁、17孔31.7米预应力梁,全桥总长882.27米,墩身最高的17号墩墩高达50.4米。属特大桥级,系成昆线上的第三长桥。
列车从“白果”8次穿越隧道,三跨牛日河,爬攀196米,到达越西车站
越西(原来叫乃托车站。有座“越西成昆铁路烈士陵园”。过“越西一、二号隧道”,之间有一桥相连。)
铁西(过“铁西隧道”——“阿底明洞”——“阿底二号大桥”8和9次二跨牛日河)、
下普雄(三号隧道)、拉白、普雄(在大凉山深处。有“普雄成昆铁路烈士陵园”、大桥、“吉木隧道”)、上普雄(过“上普雄大桥”、“未来宝三号隧道”、“尔喜河隧道”)、尔赛河(穿越“尔喜河三号隧道”。怎么没有尔喜河二号隧道?原来据铁路职工说,以前线路曾有一座尔喜河二号短隧道,后来垮塌后,干脆拆除了。)、尼波(出了“尼波站”,穿越“依姆见姑隧道”,走出“依姆见姑隧道”,可以看见上下三层盘绕的铁路。行在“乐武一号隧道”——“牛日河十二号桥”上,成昆线第二个展线-精彩的“乐武展线”开始了。“尼波与”与“红峰”车站之间建有“乐武站”)、乐武(过“格依达隧道”全长1410米,是一个回头展线隧道。过“高峰一号隧道”到)、红峰(过“高峰三号短隧道”就到第一长“沙马拉达隧道”6383米。)
沙马拉达(离开“沙马拉达车站”前面就是成昆铁路北段另外两座著名的展线-“韩都路展线”和“两河口展线”。成昆铁路穿越“沙马拉达隧道”后,下至“孙水河”谷,自“沙马拉达车站”至“两河口”,航距4公里,高差215米,采用千分之一十三加力坡在韩都路-两河口作麻花形展线21公里。展线范围内有隧道19座共长16915米,大中桥13座共长1124米,桥隧总长占线路长度得72%。韩都路两河口展线两座展线紧密相连,也可以视作一条展线。)
瓦祖(车站的站线一部分还在“永红六号隧道”里面,原来设计时候,考虑到瓦组车站位于展线地段,四周高山环抱,若以直线通过,则整个车站全在隧道里面,则车站工作人员条件很恶劣,所以,设计时候线路故意弯曲了一下,使站坪设于山坳间的平台上,站间附近有百余米的路基工程,这样既改善了运营作业条件,也减少了工程上的困难。)
铁口(“两河口展线”又开始、过“铁口山隧道”全长2356米,是一个回头展线隧道。过“两河口隧道”,又是一个回头展线隧道。行驶在展线二层看展线底层,可以看见新凉车站。)
新凉(至此两河口展线结束,成昆铁路北段四大展线也走完了。)
成昆铁路经过“韩都路”和“两河口”展线迂回盘旋降低高度后,告别了牛日河又沿着另一条河流-孙水河谷继续向前!“新凉”至“联合乡”区间风光秀丽、层层梯田)
联合乡(过“拉洛桥”,可见“喜德”附近美丽的田园风光。行驶在“喜德大桥上”,桥下就是“喜德县”城。再跨越这座小桥,“喜德车站”就到了)
喜德(“喜德”附近的温泉还是很有名的。过“孙水河的桥梁”。成昆铁路在“孙水河”河谷地带,虽然隧道少了一些,但桥梁多了些。可一览“孙水河”的风光)
冕山(又见高山。过“孙水河五号桥”。“孙水河五号桥”位于四川省“喜德县”境内的成昆铁路线上,是中国铁路上首次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桥,全长164.19m,主跨为32.3+64.6+32.3(m)铰接悬臂梁,于1970年7月竣工。 成昆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新技术组(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铁道部专业设计院等组成)科研试验、设计,铁道部第二工程局施工。过“铁厂明洞”,就是新铁村车站。)
冕宁(原泸沽车站。泸沽镇22团所在地。孙水河在泸沽镇汇入安宁河,成昆铁路又沿着安宁河谷前进了。离开冕宁车站,过著名的“泸沽安宁河一号桥”,过“水湾安宁河大桥”,到 ) 、
漫水湾、月华、礼州(之间穿越“大塘河明洞”,上面是泥石流渡槽,就来到西昌北站。
列车从普雄站开出,经沙木拉打隧道穿过牛日河和孙水河的分水岭开始下坡。孙水河是安宁河的支流,铁路顺河而下到)
西昌北(过“海河桥”到)
西昌(列车到达西昌,成都至昆明的旅程刚过一半.以西昌为界将成昆铁路分为南线和北线.铁路局负责成都至西昌南线的施工,铁道兵负责西昌至昆明北线的施工)
西昌南、经久、黄联关、黄水塘(这几站之间过“安宁河一号桥”、“二号桥”到)、麻栗(过隧道、“安宁河3号桥”,沿“安宁河”谷前行到)
黄家坝、德昌、小高、乐跃(出站不久过“安宁河4号桥”。这是成昆铁路第6次(总共8次)跨越安宁河(泸沽和漫水湾各一次))
蒲坝(过“锦川桥”到)、永郎、弯坵(五七干校)、青杠、沙坝、米易(铁五师机关)、丙谷(大塌方的隧道,经典的丙谷大桥)、垭口、枣子林(又是一个隧道车站)、桐子林、牛坪子、三堆子(三堆子“金沙江大桥”——单跨192米,为中国之最。列车过了米易不久,在“大平地”“安宁河”汇入“雅砻江”。顺“雅砻江”峡谷行进不远,在“倮果”“雅砻江”又汇入“金沙江”。“雅砻江”和“金沙江”的交会点可以看见江水一半水绿一半黄。过“金沙江大桥”,列车就到了“攀枝花”)
攀枝花(过去叫“金江”站。成都局、昆明局交界。)
“桐子林”至“三堆子”,线路长约20公里,铁路沿“雅砻江”左岸下行,由于地形险峻,桥隧长度占线路长的80%。渡口支线以双线“雅砻江大桥”跨过“雅砻江”,北在“牛坪子站”,南在“三堆子站”接入成昆铁路。
由“三堆子”至“大湾子车站”前面的“江头村隧道”——金沙江峡谷段,线路蜿蜒于“金沙江”峡谷,山陡流急,险滩毗连,部分地段崩塌,落石严重。泥石流沟密集,气温最高可达45度,其中迤资到红江59公里,桥隧长度即占44公里。由于地质条件太差,书上所说的外国专家断言根本不能修铁路的“禁区”就是指这一段,但是在“千难万险脚下踩,高山恶水任调遣”的我英勇铁道兵(成昆线西昌以南为铁道兵为主修建)面前,算得了什么?他们闯过了“火焰山”,飞越了“水帘洞”,凿穿了“特坚石”,填塞了“烂洞子”,使成昆铁路胜利的穿越了金沙江峡谷禁区。
迤资、拉鲊(穿越三千多米的“红卫隧道”,过“格达1号桥”——“前进隧道”到)
花棚子(过“白沙沟桥”,过“莲地隧道”,过“新光棚洞”)
莲地隧道位于金沙江畔,花棚子至新江车站之间,全长4602米,洞身通过区域性大断裂带和九度震区,岩石破碎,结构错乱,层间水丰富,开挖时坍方严重,隧道处于高温地区,洞外最高曾达54度,洞内达39度,有“火焰山”之称。
新江(桥上的车站)
广通、师庄(四川境内的最后一个车站,川滇两省交界处,再往前面走就进入云南省了。过“摸鱼鲊4号桥”)
大湾子(云南境内的第一个车站。穿越“尼多隧道”,“江头村隧道”,大概在隧道出口那段,成昆铁路就和“金沙江”分道扬镳了,又沿着另一条河流-“龙川江”逆流而上。)
向隍(车站很小。过“拉旧大桥”,下面是“龙川江”)
红江(过“小那别二号隧道”——“大那别隧道”——“海螺大桥”,过“朱布1号大桥”)、黄瓜园(车站东北有“黄瓜园烈士陵园”)、牛街、元谋(穿越龙川江峡谷)、尹地(过“山后隧道”)、小月旧(继续穿行在龙川江峡谷,列车行驶在“下坝桥”上,可以看见前面一个桥的末端就是“羊臼河”车站成都端进站口。过“湾子村隧道”,再跨越二座桥梁就到“羊臼河”车站。)
羊臼河(出站后“六渡河展线”(向上的)开始。走出“中坝隧道”,到“六渡河展线”第二层。走出“六渡河2号隧道”,到展线最上层“小村车站”。展线结束。)
小村(离开小村车站“六渡河展线”结束。列车沿着“龙川江”峡谷继续前进。前面就是成昆铁路南段第二个展线-“巴格勒展线”。过“巴格勒隧道”到啊南庄车站“巴格勒展线”结束)
成昆铁路在龙川江峡谷里,总共四十九次跨越龙川江,为什么要在一条河上跨过这么多次?原来这里是典型的急流冲刷的长峡谷地带,两岸高山峭壁,几乎无立锥之地。河边仅有的小台地,地址又十分复杂。有的地层松软,承受不了压力,不适于修路;有的台地上面的山石容易塌方,甚至有泥石流的威胁。为了避开这些不利条件,要选择较适宜铺轨的台地。这种台地有的在河左面,有的在河的右面,于是线路就东摆西扭,一次次地修桥过河了,在外行人看来,似乎没必要,而设计者和施工者,却花费了不少心血。
阿南庄(“巴格勒展线”结束。离开“阿南庄”车站,向着成昆线最后一个展线-“法拉展线”驶去!穿越“桐模甸1号隧道”,精彩的“法拉展线”开始了。过“桐模甸2号隧道”,过“桐模甸2号桥”,过了“法拉隧道”就到“龙骨甸”车站,“法拉展线”结束到)
龙骨甸(离开“龙骨甸”车站南下,穿越“大田箐短隧道”,前面就是著名的横跨龙川江的“大田箐大桥”——第2长桥,跨“龙川江”)
黑井、甸心、支塘坝、甸尾、广通(黑井烈士陵园。过“黑井隧道”、过“黑井顺河大桥”,第四长桥。到广通。回顾在元谋车站到广通车站这段“横断山”区的线路,恍若走进一个巨大无比的桥梁展览馆里,饱览了千姿百态的桥梁,不得不为筑路英雄的这些巧手杰作啧啧赞叹。这一座座桥梁,如银龙,似长虹,密布在历来荒僻的横断山脉之中,真是“装点此江山,今朝更好看”啊!)
大旧庄、一平浪(穿越“白虎山隧道”)、渔坝村(过空中车站。穿越密集的隧道群,过全线最高的桥-“密马龙5号桥”到)、密马龙(车站建在隧道里)、禄丰(过“迎水河大桥” 到,跨越70余米的深沟,它是成昆铁路首先试验建成的第一座栓焊梁桥)、棠海、小路溪、大德、勤丰营、泽润里、青龙寺、牧羊村、温泉、读书铺、碧鸡关(过了“碧鸡关隧道”终于走完了成昆铁路最后一个隧道)、昆明西。
就这样成昆铁路象一条钢铁长虹,蜿蜒在祖国西南万水千山之中,它盘山绕水,穿云过雾,闯过了高山,越过了峡谷,胜利到达了昆明。感谢我们新中国修建这条铁路的筑路大军。他们修建的成昆铁路象一条钢铁彩虹,出现在川滇高原上。铁路盘山而上,下临急流,迂回重叠,蜿蜒千里。回忆我们乘坐火车行驶在成昆线上,看见列车不断地穿行于云雾缭绕的崇山峻岭之中,出了这个隧洞,又钻进那个隧洞。你还会看见列车经常奔驰在波涛乱翻的急流之上,跨过一座钢桥,又飞越另一座钢桥。在浊浪滚滚的大渡河,金沙江等险水急流上,一桥飞架,火车急驶而过;在“抬头山遮眼,猿猱愁攀缘”的大小凉山和横断山脉的万山从中,岩壁陡削直破云霄,火车盘山回旋,长笛声中,白云缠绕过天险。在这些由险山恶水组成的所谓修路“禁区”,过去不知给行人增加过多少困难,人们多么渴望在这里修筑一条大路啊!如今英雄的筑路军民,以敢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豪迈气概,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把人们的期望变成了现实,天堑成了通途!
成昆铁路_欧洲旅游论坛_西祠胡同
http://www.xici.net/d119792244.htm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