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观后感
对于话剧,的确是比较陌生,最早接触好像是在北方的时候,看一个儿童剧,讲的是太阳公公被五毒气走,然后一个帅哥牺牲小我成全大我把太阳公公请了回来。再然后就到了在电脑前看了赖声川的那几部,尤其是《暗恋桃花源》,多少对于话剧有点了解。其实我一直觉得话剧对于年轻观众应该吸引力比较大才对,比起电影,话剧的尺度要大了很多,比如我今天看的这场,如果排成电影,绝对是禁播的,但可惜的是,话剧市场真的是不景气,特别在广州来说。我在广州看的演出初步一个统计,如果是音乐类,起码都能有八成的上座率,如果是戏剧类的,观众偏向性很大,但六七成应该有,最惊奇是上次听相声,竟然是全满的。而这次的话剧,我拿到手的票是在二楼最高位置的最旁边座位,可是话剧开始的时候我实在正中间的位置,六成的上座率应该是保不住的。还好话剧演员不多,应该还能养活自己,特别这场还是有点名气的孟京辉。
和之前看的《盗梦空间》感觉有点相似,同样是被分成了不同的几个平行的层次。剧情也很简单,一个自由主义者在监狱被拷打致死,为了掩饰真相,几个警察叫来监狱里的一个疯子,导演一个剧情从而使死者变成畏罪自杀跳楼。由于这部话剧的原著是著名的左派达里奥·福,里面的观点语言,都呈现是一个意大利愤青的思维。而其中对于茶馆等话剧的台词借用,一方面是对于这些经典的敬意,另一方面应该也是一种讽喻:这个世界太荒谬,或许在话剧里反而是真实的。演员表演的很到位,台词也很经典,比如“跟警花楼上看风景,想再下楼看楼上看风景的警花”。而对于现实的鞭挞,讽刺,恶搞,抨击,即使描写的是意大利,还是让人不禁会想的太多现实。
我想,最大的问题还是,这样的先锋派演出,不是太多人能够接受的,所以如果这部话剧是在小剧场演出,应该能和观众起更大的共鸣,应该效果更好。很可惜的是,观众只是对于黑色幽默可以会心一笑,但是太广阔的环境只能将自己的情绪隐藏。而对我来说,花100块钱看的这场话剧,多少有点不值当,要是能看两场就还差不多。
和之前看的《盗梦空间》感觉有点相似,同样是被分成了不同的几个平行的层次。剧情也很简单,一个自由主义者在监狱被拷打致死,为了掩饰真相,几个警察叫来监狱里的一个疯子,导演一个剧情从而使死者变成畏罪自杀跳楼。由于这部话剧的原著是著名的左派达里奥·福,里面的观点语言,都呈现是一个意大利愤青的思维。而其中对于茶馆等话剧的台词借用,一方面是对于这些经典的敬意,另一方面应该也是一种讽喻:这个世界太荒谬,或许在话剧里反而是真实的。演员表演的很到位,台词也很经典,比如“跟警花楼上看风景,想再下楼看楼上看风景的警花”。而对于现实的鞭挞,讽刺,恶搞,抨击,即使描写的是意大利,还是让人不禁会想的太多现实。
我想,最大的问题还是,这样的先锋派演出,不是太多人能够接受的,所以如果这部话剧是在小剧场演出,应该能和观众起更大的共鸣,应该效果更好。很可惜的是,观众只是对于黑色幽默可以会心一笑,但是太广阔的环境只能将自己的情绪隐藏。而对我来说,花100块钱看的这场话剧,多少有点不值当,要是能看两场就还差不多。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