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苏州
在写之前还是想发发牢骚,苏州的三轮车最好别坐,可能是有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嫌疑,但确实是让我很恼火,一个字——黑!!!
十一黄金周,人潮如织,誉有人间天堂的苏州更是如此。
沪宁高铁的开通让出行更加方便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从上海火车站到了苏州火车站。虽然我以前骂过高铁,除了价格方面贵了点其实还是比较划算便捷的。
苏州的园林从前都是私家的园子,做为个人观赏把玩的,所以说欣赏苏州园林还是要人少的时候去。不然真的没什么可逛的,熙攘的吵闹声让你根本不可能有闲情逸致来欣赏这美丽的风景。而且有时候就算你想驻足凝视,也会被汹涌人潮推着前进。
在来苏州之前做了一点功课,收集了一些关于苏州游的攻略,虽然有大致的了解,不过最后的路线方案还是要自己定。
十月三号上午刚到苏州火车站,就马不停蹄的赶往市中心。拙政园、狮子林、苏州博物馆、忠王府都连在一起,坐游2路就可以直接到。苏州博物馆和忠王府是免费的,景色也还不错,于是就做为了我的第一站。由著名设计大师贝聿铭亲自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记录了吴越的千年风雨。不过历史的车轮永远在前进,一座小小的博物馆又怎能装得下那沧海桑田的变更。就如同忠王府一样,曾经有人在这里志气高昂敢笑皇朝不丈夫,有人在这里抛头颅撒热血。如今闭门之时,不闻犬吠声。
旧时文人的雅趣闲情在乎山水之间。于是栽古树、堆假山、挖池塘让自己家也如桃花源一般。也许正是如此,苏州的拙政园和留园成了中国四大名园。提到拙政园,一个和曹雪芹息息相关的地方。我想也只有这里才能成为心中的大观园。
和忠王府一墙之隔的便是拙政园了。灰瓦白墙、亭台轩榭、雕栏画枋颇为雅致。我觉的游览苏州的园林最重要的就是感受它内在的意境。而面对喧闹噪杂的人群,谁又能静下心呢。于是当你看完拙政园再看狮子林或者留园后,有时回想再也分不清它们谁是谁了。
拙政园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诗情画意之中相映成趣,再加上这秋天午后柔和的光线,如果不是身边川流不息的人群,我也许会置身于梦境中。深潭碧水、曲岸桥头、空谷虚怀。我想一年四季的景色莫过于这秋天的午后了。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苏州的桥是出了名的多,百步间就能见到一座。园林中大大小小的也有数座石桥,立千年百年而不毁,不可谓不精巧。
兰雪堂取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与谁同坐轩是一个小亭子、非常别致,成折扇状。苏东坡有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这让我想起了贾宝玉为大观园里的亭园楼阁提名时总要扯上几句典故或诗句来一般,只是像我这等愚笨之人无法领会到的了。
出了拙政园,已暮色四合了。听说从拙政园到观前街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于是信步前去。看了几次地图才找到这苏州最有名的商业街还有那条到过苏州都要去的太监弄。得月楼、王四酒楼、松鹤楼,中国八大菜系最正宗的苏菜就要属这几家酒楼了。什么松鼠桂鱼、什么碧螺虾仁、什么蟹粉狮子头等等都能让你垂涎欲滴。
面对假日消费的热潮,什么东西都贵了。中国什么最多——人最多。十一期间到处人满为患,每个酒店不是满员就是贵得离谱,就连平常30块钱可以过夜的洗浴中心都涨到了一百,一句话无语。为了节省开支,于是将就在网吧过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也就7点左右、就搭上了301路直奔寒山寺。一夜没有睡好,瞌睡不断,只好强做精神,用手擦了擦脸。大约过了二十多分钟,在坐过站的同时我看到了那座威严高大的妙利普明塔还有那闻名于世的京杭大运河。下车往回走了几分钟,我站在大桥上包揽着枫桥美景还有那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滚滚的河水就如同“秦时明月”一般见证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也淘尽了多少风浪人物。
枫桥在寒山寺北,距山门仅百步之遥,横跨在古运河之上。
在枫桥上依稀还能听到有人在吟诵那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呀张继,仅凭一诗流传千古,人生足矣!
和枫桥相连的是苏州铁铃关,曾经的战火纷飞早已烟消云散,但那墙上刀枪剑戟留下的痕迹永远不会抹去。
有幸一见寒山寺的“夜半钟”,真的很是蔚为壮观。世界上最大的佛钟,重l08吨,高8.608米,最大直径5.242米。足足有两层楼那么高。听着浑厚锵喤的钟声,并不觉震耳欲聋,而是心中多了一份宁静安详。
寺乃僧众所住的园林,礼佛之处。随处可见焚香烟雾缭绕,随处可听念经修禅悟道。寺里单檐歇山顶,飞甍崇脊,据角舒展。本人也去过几座寺庙,除了南北建筑风格不一样外,基本没有太大差别。只花了半个时辰就逛完了,枫桥景区和寒山寺。给我影响最深的要属那座大碑帖,一面镌刻清代俞樾手书的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文,另一面则是乾隆皇帝的御制经文,与碑额的九龙纹饰天然合璧。这座大诗碑不但是中华第一诗碑,也是苏州的一张精美名片,寓意深远。
原以为中午人会少一点,谁知道一进狮子林才发现做白日梦呢,十一去哪都是人。狮子林以奇石假山而为名,也得乾隆一句“真趣”而在淡雅的苏州园林中抹上了如此富丽堂皇的一笔。狮子林的假山犹如迷宫一般,有时隔洞相遇是可望而不可及。眼看“山穷水尽疑无路”,一转身“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边转,一边可欣赏千姿百态的湖石,多数像狮形,大小小有五百来头,有怒吼的,有憨睡的,有嬉戏打闹的,或躺或立,或大或小,或肥或瘦。
狮子林中的古树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水池中心有亭伫立,曲桥连亭,似分似合,水中红鳞跃波,翠柳拂水,云影浮动。此情此景让人流连忘返,“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十一黄金周,人潮如织,誉有人间天堂的苏州更是如此。
沪宁高铁的开通让出行更加方便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从上海火车站到了苏州火车站。虽然我以前骂过高铁,除了价格方面贵了点其实还是比较划算便捷的。
苏州的园林从前都是私家的园子,做为个人观赏把玩的,所以说欣赏苏州园林还是要人少的时候去。不然真的没什么可逛的,熙攘的吵闹声让你根本不可能有闲情逸致来欣赏这美丽的风景。而且有时候就算你想驻足凝视,也会被汹涌人潮推着前进。
在来苏州之前做了一点功课,收集了一些关于苏州游的攻略,虽然有大致的了解,不过最后的路线方案还是要自己定。
十月三号上午刚到苏州火车站,就马不停蹄的赶往市中心。拙政园、狮子林、苏州博物馆、忠王府都连在一起,坐游2路就可以直接到。苏州博物馆和忠王府是免费的,景色也还不错,于是就做为了我的第一站。由著名设计大师贝聿铭亲自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记录了吴越的千年风雨。不过历史的车轮永远在前进,一座小小的博物馆又怎能装得下那沧海桑田的变更。就如同忠王府一样,曾经有人在这里志气高昂敢笑皇朝不丈夫,有人在这里抛头颅撒热血。如今闭门之时,不闻犬吠声。
旧时文人的雅趣闲情在乎山水之间。于是栽古树、堆假山、挖池塘让自己家也如桃花源一般。也许正是如此,苏州的拙政园和留园成了中国四大名园。提到拙政园,一个和曹雪芹息息相关的地方。我想也只有这里才能成为心中的大观园。
和忠王府一墙之隔的便是拙政园了。灰瓦白墙、亭台轩榭、雕栏画枋颇为雅致。我觉的游览苏州的园林最重要的就是感受它内在的意境。而面对喧闹噪杂的人群,谁又能静下心呢。于是当你看完拙政园再看狮子林或者留园后,有时回想再也分不清它们谁是谁了。
拙政园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诗情画意之中相映成趣,再加上这秋天午后柔和的光线,如果不是身边川流不息的人群,我也许会置身于梦境中。深潭碧水、曲岸桥头、空谷虚怀。我想一年四季的景色莫过于这秋天的午后了。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苏州的桥是出了名的多,百步间就能见到一座。园林中大大小小的也有数座石桥,立千年百年而不毁,不可谓不精巧。
兰雪堂取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与谁同坐轩是一个小亭子、非常别致,成折扇状。苏东坡有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这让我想起了贾宝玉为大观园里的亭园楼阁提名时总要扯上几句典故或诗句来一般,只是像我这等愚笨之人无法领会到的了。
出了拙政园,已暮色四合了。听说从拙政园到观前街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于是信步前去。看了几次地图才找到这苏州最有名的商业街还有那条到过苏州都要去的太监弄。得月楼、王四酒楼、松鹤楼,中国八大菜系最正宗的苏菜就要属这几家酒楼了。什么松鼠桂鱼、什么碧螺虾仁、什么蟹粉狮子头等等都能让你垂涎欲滴。
面对假日消费的热潮,什么东西都贵了。中国什么最多——人最多。十一期间到处人满为患,每个酒店不是满员就是贵得离谱,就连平常30块钱可以过夜的洗浴中心都涨到了一百,一句话无语。为了节省开支,于是将就在网吧过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也就7点左右、就搭上了301路直奔寒山寺。一夜没有睡好,瞌睡不断,只好强做精神,用手擦了擦脸。大约过了二十多分钟,在坐过站的同时我看到了那座威严高大的妙利普明塔还有那闻名于世的京杭大运河。下车往回走了几分钟,我站在大桥上包揽着枫桥美景还有那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滚滚的河水就如同“秦时明月”一般见证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也淘尽了多少风浪人物。
枫桥在寒山寺北,距山门仅百步之遥,横跨在古运河之上。
在枫桥上依稀还能听到有人在吟诵那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呀张继,仅凭一诗流传千古,人生足矣!
和枫桥相连的是苏州铁铃关,曾经的战火纷飞早已烟消云散,但那墙上刀枪剑戟留下的痕迹永远不会抹去。
有幸一见寒山寺的“夜半钟”,真的很是蔚为壮观。世界上最大的佛钟,重l08吨,高8.608米,最大直径5.242米。足足有两层楼那么高。听着浑厚锵喤的钟声,并不觉震耳欲聋,而是心中多了一份宁静安详。
寺乃僧众所住的园林,礼佛之处。随处可见焚香烟雾缭绕,随处可听念经修禅悟道。寺里单檐歇山顶,飞甍崇脊,据角舒展。本人也去过几座寺庙,除了南北建筑风格不一样外,基本没有太大差别。只花了半个时辰就逛完了,枫桥景区和寒山寺。给我影响最深的要属那座大碑帖,一面镌刻清代俞樾手书的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文,另一面则是乾隆皇帝的御制经文,与碑额的九龙纹饰天然合璧。这座大诗碑不但是中华第一诗碑,也是苏州的一张精美名片,寓意深远。
原以为中午人会少一点,谁知道一进狮子林才发现做白日梦呢,十一去哪都是人。狮子林以奇石假山而为名,也得乾隆一句“真趣”而在淡雅的苏州园林中抹上了如此富丽堂皇的一笔。狮子林的假山犹如迷宫一般,有时隔洞相遇是可望而不可及。眼看“山穷水尽疑无路”,一转身“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边转,一边可欣赏千姿百态的湖石,多数像狮形,大小小有五百来头,有怒吼的,有憨睡的,有嬉戏打闹的,或躺或立,或大或小,或肥或瘦。
狮子林中的古树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水池中心有亭伫立,曲桥连亭,似分似合,水中红鳞跃波,翠柳拂水,云影浮动。此情此景让人流连忘返,“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