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一个月+
来到香港已经一个多月,寻思写下点什么,在面临排山倒海般的事情之前。
离开北理工,在某种程度上是种解脱。V曾惊异于我对北理工的厌恶,是的,将怨气全部发泄在这所学校这个地方确实有所不公,但记忆已然成形,过去已然封印在日记本的字迹中。幸而之于现在,它们已经没有太多意义,所以可以不再计较过去,更坦然的往前看。
香港是一个吵闹的城市。尽管在11层,还像在马路边一样,各种型号车子呼啸而过的声音异常清晰。想在喧嚣中找到一片安静的地方非常困难,即使是图书馆,冷气机的轰鸣声仍会作为背景音恒久存在。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空间上,自己的独立房间,虽小,但是安全而舒适。
在这里生活的一个月,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下面的事情:
1. 世界很大,面面俱到在膨胀的宇宙中越来越行不通,所以要知道自己的重心;
2. 坚持和积累看起来容易,但真正做到却非常难;
3. 放弃往往是最难的选择,但时间精力有限,有舍才有得;
4. 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能够做到把重点放在TA的表达内容而非表达方式上,刚开始是不太容易的。往往我们会陷入'blink'里面提到的--The Warren Harding Error--以貌取人或是仅仅从表象判断实质。
5. 在做一件事之前,往往会低估工作量或者要付出的代价。
想起了马骏的“别问,你就听吧”,这种态度在面对坚持难这件事情上确是个不错的口号,别总计较进步了多少得到了多少,离下一个跳跃点还有未知的路程要走,每天去做每天去做就好。
来这里之后已经很久没有锻炼了……常常感觉疲倦,而这往往成为休息的借口。怀念下在7号楼的“小强之路”,那个在闷热的夏天仍保有一丝凉爽可以运动的地方。
离开北理工,在某种程度上是种解脱。V曾惊异于我对北理工的厌恶,是的,将怨气全部发泄在这所学校这个地方确实有所不公,但记忆已然成形,过去已然封印在日记本的字迹中。幸而之于现在,它们已经没有太多意义,所以可以不再计较过去,更坦然的往前看。
香港是一个吵闹的城市。尽管在11层,还像在马路边一样,各种型号车子呼啸而过的声音异常清晰。想在喧嚣中找到一片安静的地方非常困难,即使是图书馆,冷气机的轰鸣声仍会作为背景音恒久存在。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空间上,自己的独立房间,虽小,但是安全而舒适。
在这里生活的一个月,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下面的事情:
1. 世界很大,面面俱到在膨胀的宇宙中越来越行不通,所以要知道自己的重心;
2. 坚持和积累看起来容易,但真正做到却非常难;
3. 放弃往往是最难的选择,但时间精力有限,有舍才有得;
4. 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能够做到把重点放在TA的表达内容而非表达方式上,刚开始是不太容易的。往往我们会陷入'blink'里面提到的--The Warren Harding Error--以貌取人或是仅仅从表象判断实质。
5. 在做一件事之前,往往会低估工作量或者要付出的代价。
想起了马骏的“别问,你就听吧”,这种态度在面对坚持难这件事情上确是个不错的口号,别总计较进步了多少得到了多少,离下一个跳跃点还有未知的路程要走,每天去做每天去做就好。
来这里之后已经很久没有锻炼了……常常感觉疲倦,而这往往成为休息的借口。怀念下在7号楼的“小强之路”,那个在闷热的夏天仍保有一丝凉爽可以运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