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别出张冯喜
达人秀总决赛揭晓,一年级小学生、六岁的张冯喜“击败”诸路好手荣获亚军。这一点不意外,看看小家伙的“腔势”,听听她的“妙语连珠”,不得不服,众望所归哟!一早女儿对我说:这个小女孩人见人爱,可是真出在自己的家里,恐怕有点“吓势势”的……
一想,还真有道理!
我对小孩子说“大人话”,一直持保留态度。难得说一句,蛮“好白相”的。可是像有些影视作品里,让孩子尽在那里说许多似是而非的“大人话”,编导自以为“高明”,以为找到了煽情的好路子,但是听者却有点汗毛凛凛:小孩这么聪明,还让我们大人活不活啦。现在这位张冯喜小朋友不光说的是“大人话”,说的简直是“哲人话”呀!听他对“天才”与“天真”的阐述,你看她信手把周立波和高晓松拎过来作为例证,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啦。这个问题很有点哲学思辨的色彩,我都说不大清楚,然而这位小朋友,脸不改色,脱口而出,论点、论据、论证,一应俱全。我说她是只有“天才”而无“天真”,绝了!
她越绝,家里就越不敢有了。你想想,你的女儿或孙女如果是张冯喜,不就好像在每个房间里装了探头吗?这探头就是小冯喜的那双眼睛。你别看那眼睛不大也不亮,我就觉得那可是犀利得入木三分,你大人有什么上不了台面、尤其不能污染孩子的“一闪念”,她都能看穿;你解释、你狡辩,她“哼”一声,你就像是被扒了个精光,别说什么尊严,连爷爷或父亲的体面都没了,还说什么说!我知道自己有许多不合规范、更不能影响孩子的阴暗的想法和行为。我们在孩子面前维护者自己的“伟光正”的形象,可是房门一关,那就是“自由世界”了。好家伙,出了个张冯喜,你就不得不成天端着个架子,唯恐那双火眼金睛的扫描,再给你提到什么“高度”去分析一番,你该怎么过日子呀?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这是我自己品德的问题。最棘手的是:你该把这个具有“超人潜质”的小女孩怎么办?中国有没有一所“天才学校"来收纳这样的天才儿童?——从前大学办过一阵子“少年班”,都失败了。让她就读于一般的学校,实在是明珠暗投了;如果倾家荡产把她往国外送,一是不知哈佛、剑桥收不收;二是更怕她学成不归,那岂不是做了蚀本生意。“天才教育”的问题,中国没有解决,那靠我们自己咋办?如果张冯喜小朋友成了“方仲永”的现代版,我想她的亲人一辈子都不得安生的:这是国家财富哪。
我总觉得家里出了个天才儿童,是很麻烦的事。从前我写过一篇博客,题目就是《我庆幸我的孩子不是天才》,针对的是那位不幸早夭的子尤(写过《谁的青春有我狂?》)。不久前我在中央12台《心理访谈》节目里看到一个例子,有个小女孩在演奏小提琴方面才艺出众,他父亲放弃了杂志总编的金饭碗,当起了陪读。为了筹集学费和出国比赛的经费,他借了几百万元的债。现在孩子有点名气了,可我着实替这位父亲捏把汗!如果女儿最后没有成功,或者没有预期的成功,那笔债务怎么办?那一家的生活怎么办?最重要的是女儿的未来怎么办?但是倘若真是天才,天才被一群庸人包围,是会自生自灭的,那糟蹋了又怎么办?主持人说父亲在赌博,那个孤注一掷的父亲也同意。可是换了我,有这个魄力吗?我会纠结死的。 想来想去,就我这点心理素质和价值观念来说,不管大人或孩子,还是平凡点算了。伟大的人,大人和孩子,都有他们那耀眼的光彩,万世瞩目,可是他们却没有办法再重新回到普通人的生活里去了,也就是说,他们得放弃许多俗世的快乐,甚至牺牲掉一部分亲情。真的值得吗?“老婆孩子热炕头,三亩良田一头牛“的说法,没人提了;可我向往的还是简单的快乐。那些要命的命运选择题就留给愿意做的人去做吧。
这年头,平安是福,平凡也是福呀!张冯喜小朋友听到这句话,该又会是怎样的“腔调”呢?
一想,还真有道理!
我对小孩子说“大人话”,一直持保留态度。难得说一句,蛮“好白相”的。可是像有些影视作品里,让孩子尽在那里说许多似是而非的“大人话”,编导自以为“高明”,以为找到了煽情的好路子,但是听者却有点汗毛凛凛:小孩这么聪明,还让我们大人活不活啦。现在这位张冯喜小朋友不光说的是“大人话”,说的简直是“哲人话”呀!听他对“天才”与“天真”的阐述,你看她信手把周立波和高晓松拎过来作为例证,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啦。这个问题很有点哲学思辨的色彩,我都说不大清楚,然而这位小朋友,脸不改色,脱口而出,论点、论据、论证,一应俱全。我说她是只有“天才”而无“天真”,绝了!
她越绝,家里就越不敢有了。你想想,你的女儿或孙女如果是张冯喜,不就好像在每个房间里装了探头吗?这探头就是小冯喜的那双眼睛。你别看那眼睛不大也不亮,我就觉得那可是犀利得入木三分,你大人有什么上不了台面、尤其不能污染孩子的“一闪念”,她都能看穿;你解释、你狡辩,她“哼”一声,你就像是被扒了个精光,别说什么尊严,连爷爷或父亲的体面都没了,还说什么说!我知道自己有许多不合规范、更不能影响孩子的阴暗的想法和行为。我们在孩子面前维护者自己的“伟光正”的形象,可是房门一关,那就是“自由世界”了。好家伙,出了个张冯喜,你就不得不成天端着个架子,唯恐那双火眼金睛的扫描,再给你提到什么“高度”去分析一番,你该怎么过日子呀?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这是我自己品德的问题。最棘手的是:你该把这个具有“超人潜质”的小女孩怎么办?中国有没有一所“天才学校"来收纳这样的天才儿童?——从前大学办过一阵子“少年班”,都失败了。让她就读于一般的学校,实在是明珠暗投了;如果倾家荡产把她往国外送,一是不知哈佛、剑桥收不收;二是更怕她学成不归,那岂不是做了蚀本生意。“天才教育”的问题,中国没有解决,那靠我们自己咋办?如果张冯喜小朋友成了“方仲永”的现代版,我想她的亲人一辈子都不得安生的:这是国家财富哪。
我总觉得家里出了个天才儿童,是很麻烦的事。从前我写过一篇博客,题目就是《我庆幸我的孩子不是天才》,针对的是那位不幸早夭的子尤(写过《谁的青春有我狂?》)。不久前我在中央12台《心理访谈》节目里看到一个例子,有个小女孩在演奏小提琴方面才艺出众,他父亲放弃了杂志总编的金饭碗,当起了陪读。为了筹集学费和出国比赛的经费,他借了几百万元的债。现在孩子有点名气了,可我着实替这位父亲捏把汗!如果女儿最后没有成功,或者没有预期的成功,那笔债务怎么办?那一家的生活怎么办?最重要的是女儿的未来怎么办?但是倘若真是天才,天才被一群庸人包围,是会自生自灭的,那糟蹋了又怎么办?主持人说父亲在赌博,那个孤注一掷的父亲也同意。可是换了我,有这个魄力吗?我会纠结死的。 想来想去,就我这点心理素质和价值观念来说,不管大人或孩子,还是平凡点算了。伟大的人,大人和孩子,都有他们那耀眼的光彩,万世瞩目,可是他们却没有办法再重新回到普通人的生活里去了,也就是说,他们得放弃许多俗世的快乐,甚至牺牲掉一部分亲情。真的值得吗?“老婆孩子热炕头,三亩良田一头牛“的说法,没人提了;可我向往的还是简单的快乐。那些要命的命运选择题就留给愿意做的人去做吧。
这年头,平安是福,平凡也是福呀!张冯喜小朋友听到这句话,该又会是怎样的“腔调”呢?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shouzhong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一日三“惊” (1人喜欢)
- 银发经济“银”几许
- 不做“多情人” (7人喜欢)
- 在“通”与“痛”之间 (7人喜欢)
- 不敢“任性”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