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燕:追逐逝去的风雅
“那一年,我已经多少知道了一点我自己作为一个喜爱别人东西的人,驿马便是宿命”
买了一本《上海的风花雪月》,然后偶然图书馆见到《漫卷西风》,两本书,我更喜欢后者。也许前者看得粗,我觉得后者更见深刻,作者内心深处也可窥得一斑。
“抱着对象牙塔的悼念,我来这里喝寡淡的咖啡。”
“我的写作,不是出自探索和表达精神世界的需求,而是出自表达被时代造就的生活和人类的命运的需求。”
“也许那根本就是一个指向内心的世界,上个世纪的画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艺术家,行行当当都对内心世界着了迷,他们过的太平日子太久了,而我们现在根本不是时候。”
陈丹燕对那些逝去的风雅有着痴迷的向往,希茜公主,茨威格,弗洛伊德,巴洛克艺术,克里姆特,施特劳斯,还有那些咖啡馆,“这世界上,谁都不如奥地利人那样懂得美好生活的重要”,“一个人,在大半年辛苦工作以后,带着来自海外的版税,背上照相机和晕动药,远走他乡,没有旅伴,没有导游,有时甚至连自助旅行的书都没有,凭着一张地图,或住朋友家,或住鸡毛小店,直到将可以用的版税用光”
两本书中,随处可见的咖啡馆,女人的风雅,以前我武断的认为,这是她的“小资情调”。我错了,“小资情调”是附庸风雅,陈丹燕,则是一个成长于文革“朴素”中对风雅的着迷和想象,是内心对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文化的崇尚追求。《漫卷西风》有四幅她在斯特劳斯金像前的照片,细长的身体,直蹦蹦挺着,双脚紧并。我颇感失望,即使不漂亮,姿势也应该是风雅的吧,“茨威格小说里的维也纳女人才可以这么做,弗洛伊德的女病人才可以这么做,克里姆特的红粉知己才可以这么做。我却不能。”为什么不能?是她跟她们意趣的疏离不敢亵渎了那份美好?那只属于上个时代。
“无数的旅行片段,并不只为将来的回忆,他们更像圣诞节美国小城里各家在门口点燃的烛光之路,一点一滴引导我走向前方,就像夜晚晴空的星星,在那样晴朗的星空下,找到了北斗,就想要找到大熊星座,然后又想找到射手座——那是我的星座。”这是陈丹燕梦想的故事。电影中,书上的那些事,在心里落下了根,从此决定了追寻之旅。只是,事实的希茜公主生活不完美甚至不幸,十全十美的慕尼黑也会让海伦娜出现神经问题。她也发现了自己,“我原来希望自己是弗洛伊德的女病人”,女人特有的情感,对写作,对时代,在旅程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维也纳,陈丹燕去了五次。
买了一本《上海的风花雪月》,然后偶然图书馆见到《漫卷西风》,两本书,我更喜欢后者。也许前者看得粗,我觉得后者更见深刻,作者内心深处也可窥得一斑。
“抱着对象牙塔的悼念,我来这里喝寡淡的咖啡。”
“我的写作,不是出自探索和表达精神世界的需求,而是出自表达被时代造就的生活和人类的命运的需求。”
“也许那根本就是一个指向内心的世界,上个世纪的画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艺术家,行行当当都对内心世界着了迷,他们过的太平日子太久了,而我们现在根本不是时候。”
陈丹燕对那些逝去的风雅有着痴迷的向往,希茜公主,茨威格,弗洛伊德,巴洛克艺术,克里姆特,施特劳斯,还有那些咖啡馆,“这世界上,谁都不如奥地利人那样懂得美好生活的重要”,“一个人,在大半年辛苦工作以后,带着来自海外的版税,背上照相机和晕动药,远走他乡,没有旅伴,没有导游,有时甚至连自助旅行的书都没有,凭着一张地图,或住朋友家,或住鸡毛小店,直到将可以用的版税用光”
两本书中,随处可见的咖啡馆,女人的风雅,以前我武断的认为,这是她的“小资情调”。我错了,“小资情调”是附庸风雅,陈丹燕,则是一个成长于文革“朴素”中对风雅的着迷和想象,是内心对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文化的崇尚追求。《漫卷西风》有四幅她在斯特劳斯金像前的照片,细长的身体,直蹦蹦挺着,双脚紧并。我颇感失望,即使不漂亮,姿势也应该是风雅的吧,“茨威格小说里的维也纳女人才可以这么做,弗洛伊德的女病人才可以这么做,克里姆特的红粉知己才可以这么做。我却不能。”为什么不能?是她跟她们意趣的疏离不敢亵渎了那份美好?那只属于上个时代。
“无数的旅行片段,并不只为将来的回忆,他们更像圣诞节美国小城里各家在门口点燃的烛光之路,一点一滴引导我走向前方,就像夜晚晴空的星星,在那样晴朗的星空下,找到了北斗,就想要找到大熊星座,然后又想找到射手座——那是我的星座。”这是陈丹燕梦想的故事。电影中,书上的那些事,在心里落下了根,从此决定了追寻之旅。只是,事实的希茜公主生活不完美甚至不幸,十全十美的慕尼黑也会让海伦娜出现神经问题。她也发现了自己,“我原来希望自己是弗洛伊德的女病人”,女人特有的情感,对写作,对时代,在旅程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维也纳,陈丹燕去了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