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回归中开始前行的脚步----阿笨看戏之《罗生门》
周日的温度骤降,降的有些让人措不及防,不过还好,在瑟瑟风中和朋友在狂欢,心里总是觉得温暖。
《罗生门》是一部融合了众多戏曲元素的话剧。关于这样的戏,其实也看过几部,可是都不太好,戏剧演员的形体自不用说,但他们他们把这戏形体带入到话剧舞台的时候,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让人觉得表演痕迹过于重,还有很重要的一关就是台词,戏剧演员习于念白,字正腔圆,但在话剧中体现时,又多少的会让人感觉不太舒服。从这两点来说,罗生门在我看过的里面,是做的最好的一部。
罗生门故事的了解源于黑泽明的电影,黑泽明用黑白电影和最简洁的对话却深刻的表现出了人性的思考。这部戏传承了原故事的主体,把环境放到了中国的古代,让观众接受起来更加的容易,同时和电影的人物相比,对于角色的形象也进行了转变,阿笨斗胆猜想,如果把罗生门看做一出京剧,那樵夫是武丑,女道长是青衣,强盗和丈夫是武生,妻子则是花旦。就这样,导演用他对于故事和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熟稔了解,讲一个国外的经典就完完全全的变成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戏剧,这无疑是大胆而且成功的。
戏中虽然没有出现京剧的唱腔,但是对于中国传统乐器的运用可以说到了极致,铜锣惊醒人心,木鱼声惹人思考,还有那扇子发出的雨声,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舞台两侧林林总总的乐器让人不得不感叹。而且每个乐器的演奏都是由演员完成,多少次都是演员刚刚下台就冲到乐器旁边开始演奏,确实值得大家为他们大喊一声赞。
对于故事表现导演还是采用了和电影中相同的表现手法,讲故事。由一个人的讲述开始,引入故事,推动起情节的发展,同时通过对白引发观众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故事中,导演也大胆的加入了很多中国戏剧的运用,比如打头情节,两个人的刀剑对打堪称精彩,两个演员的表演也足见功底;强盗夸大的面部表情也充分体现出了人物的性格;对于舞台剧,其实最难表演的就是情欲,而且在这个戏中,妻子的失身也是推动全剧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导演则巧妙的运用了妻子的演员柔美的身段让表现充分而又不过,让观众感受的到更是一种精彩。
女巫借尸体讲述案情一段我觉得也是全局比较精彩的一段。不但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舞台完整的讲述了这个部分的故事,而且女巫和丈夫两个人合为一体的表演更加让观众的了解更加直观,可以说,在这部戏里,导演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舞台想象力,用最佳的舞台表现将故事完整而且精彩的表现给了观众。
当然,这部戏并不是十分的完美,这里阿笨还是要提点个人的意见。在现在北京的小剧场话剧恶搞风行的今天,是坚持艺术还是讨好观众成了很多话剧面临的问题,在看这部戏的时候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罗生门导演的定位是中国的古代,可是当强盗说出LV等等名牌包包的时候,让我多少有点手足无措,也许这样的台词会换来一些观众的笑声,可是罗生门毕竟是引发人对于人性,谎言和欺骗思考的作品,也许这样的台词,导演可以考虑换成另外一种的表现方式。还有就是当丈夫用京腔念白说出哈姆雷特中经典的台词时,我不了解为什么很多观众笑了,这样的台词在这里更能表现出丈夫内心中的状态,可是如果让丈夫平铺的讲出这些话又不是很符合他的人物角色,所以导演选择了用京韵念出,而且念白更加注重对于每一个字,每一个音的揣摩,使语言更加的富有戏剧化和音乐化,也是戏曲中最能表现人物内心状态的一种方法,这段台词,应该是最有味道和最值得细细听来的,当然,也有可能是观众对于这样的转变觉得有些突然,可是让我更加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妻子在丈夫念白之后说出一句好像是别说什么鸟语的台词,这真的万万不该。也许观众不理解,但作为艺术,不应该这样的逢迎观众,而为的却只是博君一笑。
最后的时候,我还是要感谢导演和演员,还有这部戏所有的参与者的,虽然有一些不完美,但是这绝对是一个部诚意十足的作品。在这部戏里,我看到导演和创作者的才华,看到了演员的艰辛与汗水。在中国戏曲并非火热的今天,罗生门让我看到了一部戏曲与话剧精彩结合的作品,也看到戏曲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小话剧鱼目混杂的今天,罗生门让我看到了一种希望,真诚与踏实。中国的话剧也许刚刚起步,但是中国戏曲中千百年的技艺足够我们去学习和揣摩。在回归中开始前行的脚步,这样我们会走的更加坚实。
《罗生门》是一部融合了众多戏曲元素的话剧。关于这样的戏,其实也看过几部,可是都不太好,戏剧演员的形体自不用说,但他们他们把这戏形体带入到话剧舞台的时候,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让人觉得表演痕迹过于重,还有很重要的一关就是台词,戏剧演员习于念白,字正腔圆,但在话剧中体现时,又多少的会让人感觉不太舒服。从这两点来说,罗生门在我看过的里面,是做的最好的一部。
罗生门故事的了解源于黑泽明的电影,黑泽明用黑白电影和最简洁的对话却深刻的表现出了人性的思考。这部戏传承了原故事的主体,把环境放到了中国的古代,让观众接受起来更加的容易,同时和电影的人物相比,对于角色的形象也进行了转变,阿笨斗胆猜想,如果把罗生门看做一出京剧,那樵夫是武丑,女道长是青衣,强盗和丈夫是武生,妻子则是花旦。就这样,导演用他对于故事和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熟稔了解,讲一个国外的经典就完完全全的变成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戏剧,这无疑是大胆而且成功的。
戏中虽然没有出现京剧的唱腔,但是对于中国传统乐器的运用可以说到了极致,铜锣惊醒人心,木鱼声惹人思考,还有那扇子发出的雨声,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舞台两侧林林总总的乐器让人不得不感叹。而且每个乐器的演奏都是由演员完成,多少次都是演员刚刚下台就冲到乐器旁边开始演奏,确实值得大家为他们大喊一声赞。
对于故事表现导演还是采用了和电影中相同的表现手法,讲故事。由一个人的讲述开始,引入故事,推动起情节的发展,同时通过对白引发观众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故事中,导演也大胆的加入了很多中国戏剧的运用,比如打头情节,两个人的刀剑对打堪称精彩,两个演员的表演也足见功底;强盗夸大的面部表情也充分体现出了人物的性格;对于舞台剧,其实最难表演的就是情欲,而且在这个戏中,妻子的失身也是推动全剧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导演则巧妙的运用了妻子的演员柔美的身段让表现充分而又不过,让观众感受的到更是一种精彩。
女巫借尸体讲述案情一段我觉得也是全局比较精彩的一段。不但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舞台完整的讲述了这个部分的故事,而且女巫和丈夫两个人合为一体的表演更加让观众的了解更加直观,可以说,在这部戏里,导演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舞台想象力,用最佳的舞台表现将故事完整而且精彩的表现给了观众。
当然,这部戏并不是十分的完美,这里阿笨还是要提点个人的意见。在现在北京的小剧场话剧恶搞风行的今天,是坚持艺术还是讨好观众成了很多话剧面临的问题,在看这部戏的时候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罗生门导演的定位是中国的古代,可是当强盗说出LV等等名牌包包的时候,让我多少有点手足无措,也许这样的台词会换来一些观众的笑声,可是罗生门毕竟是引发人对于人性,谎言和欺骗思考的作品,也许这样的台词,导演可以考虑换成另外一种的表现方式。还有就是当丈夫用京腔念白说出哈姆雷特中经典的台词时,我不了解为什么很多观众笑了,这样的台词在这里更能表现出丈夫内心中的状态,可是如果让丈夫平铺的讲出这些话又不是很符合他的人物角色,所以导演选择了用京韵念出,而且念白更加注重对于每一个字,每一个音的揣摩,使语言更加的富有戏剧化和音乐化,也是戏曲中最能表现人物内心状态的一种方法,这段台词,应该是最有味道和最值得细细听来的,当然,也有可能是观众对于这样的转变觉得有些突然,可是让我更加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妻子在丈夫念白之后说出一句好像是别说什么鸟语的台词,这真的万万不该。也许观众不理解,但作为艺术,不应该这样的逢迎观众,而为的却只是博君一笑。
最后的时候,我还是要感谢导演和演员,还有这部戏所有的参与者的,虽然有一些不完美,但是这绝对是一个部诚意十足的作品。在这部戏里,我看到导演和创作者的才华,看到了演员的艰辛与汗水。在中国戏曲并非火热的今天,罗生门让我看到了一部戏曲与话剧精彩结合的作品,也看到戏曲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小话剧鱼目混杂的今天,罗生门让我看到了一种希望,真诚与踏实。中国的话剧也许刚刚起步,但是中国戏曲中千百年的技艺足够我们去学习和揣摩。在回归中开始前行的脚步,这样我们会走的更加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