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蘭花
陆放翁有两句诗很诱人: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诗本身做得好不好不要紧。绘声绘色的,总可以让人遥想一番。杏花开得那么早,初春刚刚下点雨,第二天天蒙蒙亮的时候就有人出来叫卖。总该是吴侬软语吧,我就在想这一篮子花还不能开多了,应该有好多花骨朵的,不然开的旺盛,一碰就掉,还怎么插瓶呢。
去苏州的时候正赶上暮春初夏的天气,那天和郁老师约好去双塔公园,郁老师给了我一个花囊,麦秆编的花囊,里面装着白兰花。上午十点多的时候,拿在手里还是香扑扑的。
早晨坐车时我就看见路边有卖花的人,小巧的白兰花还活在江南的卖花声里,要是赶上春雨绵绵,不就是一张展开的诗意图吗。
在古代,卖花是什么样子,好像记载不多。我在家里倒是见过不少卖花的,这些花不是现在花店里卖的那些花束花篮里外国品种的花,也不是一般花市上的盆栽,绿植。而是实实在在的庭院里的折枝。从春天最早的花数起,开始是兰花,映山红,然后就是白兰花,栀子花,秋天偶尔可以看到桂花。听先祖母说,她小时候家在关塘村,还来城里卖过金银花,好久远的事情,算起来大概有七十多年了。
兰花和映山红是折下来用草绳捆着,一把一把卖。现在想想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这些花只有附近山上才有,路远要骑脚踏车来,卖花人都是年轻的姑娘。
初夏开始,白兰花,栀子花就上市了。一朵一朵的花梗上用白棉线穿好,或者是一对一对卖。卖花人大多是老太太,提着小竹篮子,讲究的都用个茶盘托着,铺着白毛巾,毛巾一半铺在盘子上,一半折过来稍微盖着点花。湿润一点,花朵整整齐齐的码好。还有针线,穿好了扎在盘子边的毛巾上,以备为客人串花,两朵,四朵,总是不厌其烦的。
一般卖花只有早晨有,在街边巷口或者菜市场,太阳高照以后花就容易发黄,不能再卖了。卖花是个小本买卖,一盘子花也卖不了多少钱,再晚一些的时候,很便宜的就贱卖掉。
早晨出来上班,买菜的人可以买回去挂在衣襟上,香气飘满一天。也有人买回去放在枕头边上,屋子里头阴凉的时候更能感受到白兰花的那一股香气,钻进人的心眼里。或者拿一个小的酒盅,蓄点水养起来,这样花期会长一点。其实从初夏到深秋都能买到,平常人家带一两天就丢了,粘上汗会生锈,不好看。
白兰花小,花形修长,栀子花要大不少。戴在身上还是白兰好看,像玉一样,温润。曾经见到过八九十岁的老太太,大概是我曾祖母那一辈人,白兰花别在斜襟大褂的纽扣上,还有把栀子花插在发髻上的。白兰花好像是亚热带的植物,在淮南的冬天就怕冷,要搬到屋里或者送到花房去,我家里种过,开过几次花就枯萎了。有的亲戚朋友家有,活很多年,长的高大茂盛像一棵小树。
栀子花就好养多了,养得好,每天都开十几朵,甚至几十朵。能剪下来插在瓶子里。一般家里都有两盆。我外祖母家养过,养得很好,夏天暑假我去住两天,从早晨看到晚上,从花骨朵看到盛开,记得是一个旧瓦盆放在茶几上,我隔一会就跑去看看,怎么还不开。
到吃晚饭的时候家里亲戚都来了,人很多,屋里坐不下,天气也热,大家端椅子在院子里坐着吃饭谈笑。屋里也没点灯。越来越黑的时候,我还跑进屋子里看,大人们在喝酒,还有弟弟妹妹们的哭闹,我都不管,看着看着花就慢慢的开了。
去苏州的时候正赶上暮春初夏的天气,那天和郁老师约好去双塔公园,郁老师给了我一个花囊,麦秆编的花囊,里面装着白兰花。上午十点多的时候,拿在手里还是香扑扑的。
早晨坐车时我就看见路边有卖花的人,小巧的白兰花还活在江南的卖花声里,要是赶上春雨绵绵,不就是一张展开的诗意图吗。
在古代,卖花是什么样子,好像记载不多。我在家里倒是见过不少卖花的,这些花不是现在花店里卖的那些花束花篮里外国品种的花,也不是一般花市上的盆栽,绿植。而是实实在在的庭院里的折枝。从春天最早的花数起,开始是兰花,映山红,然后就是白兰花,栀子花,秋天偶尔可以看到桂花。听先祖母说,她小时候家在关塘村,还来城里卖过金银花,好久远的事情,算起来大概有七十多年了。
兰花和映山红是折下来用草绳捆着,一把一把卖。现在想想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这些花只有附近山上才有,路远要骑脚踏车来,卖花人都是年轻的姑娘。
初夏开始,白兰花,栀子花就上市了。一朵一朵的花梗上用白棉线穿好,或者是一对一对卖。卖花人大多是老太太,提着小竹篮子,讲究的都用个茶盘托着,铺着白毛巾,毛巾一半铺在盘子上,一半折过来稍微盖着点花。湿润一点,花朵整整齐齐的码好。还有针线,穿好了扎在盘子边的毛巾上,以备为客人串花,两朵,四朵,总是不厌其烦的。
一般卖花只有早晨有,在街边巷口或者菜市场,太阳高照以后花就容易发黄,不能再卖了。卖花是个小本买卖,一盘子花也卖不了多少钱,再晚一些的时候,很便宜的就贱卖掉。
早晨出来上班,买菜的人可以买回去挂在衣襟上,香气飘满一天。也有人买回去放在枕头边上,屋子里头阴凉的时候更能感受到白兰花的那一股香气,钻进人的心眼里。或者拿一个小的酒盅,蓄点水养起来,这样花期会长一点。其实从初夏到深秋都能买到,平常人家带一两天就丢了,粘上汗会生锈,不好看。
白兰花小,花形修长,栀子花要大不少。戴在身上还是白兰好看,像玉一样,温润。曾经见到过八九十岁的老太太,大概是我曾祖母那一辈人,白兰花别在斜襟大褂的纽扣上,还有把栀子花插在发髻上的。白兰花好像是亚热带的植物,在淮南的冬天就怕冷,要搬到屋里或者送到花房去,我家里种过,开过几次花就枯萎了。有的亲戚朋友家有,活很多年,长的高大茂盛像一棵小树。
栀子花就好养多了,养得好,每天都开十几朵,甚至几十朵。能剪下来插在瓶子里。一般家里都有两盆。我外祖母家养过,养得很好,夏天暑假我去住两天,从早晨看到晚上,从花骨朵看到盛开,记得是一个旧瓦盆放在茶几上,我隔一会就跑去看看,怎么还不开。
到吃晚饭的时候家里亲戚都来了,人很多,屋里坐不下,天气也热,大家端椅子在院子里坐着吃饭谈笑。屋里也没点灯。越来越黑的时候,我还跑进屋子里看,大人们在喝酒,还有弟弟妹妹们的哭闹,我都不管,看着看着花就慢慢的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