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性形象
首先激发我来写这个东西的动因是由于正在读的一本儿小说,廖一梅的《悲观主义的花朵》。小说我还没有读完,不予评论。而女性形象这个话题我已经想了非常久。我看过胡兰成的《民国女子》,张恨水的《啼笑姻缘》,三岛由纪夫的《潮骚》,还有一系列的我觉得并不好的小说。小说不好在很多地方,而其中一点就是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这个形象是不正常的,是出于男性主义对女性的道德枷锁式的构想。胡兰成幻想张爱玲知道他偷情之后还不可以生气;张恨水认为女子应该是英豪,全心全意为了帮爱人和爱人所爱之人在一块儿而努力,最后自己远走高飞,豪气冲天;三岛由纪夫笔下的女人单纯,干净,自然。当然三岛由纪夫较之前两位要好得多,他至少在宣扬一种人性的真善美,而《潮骚》最后一截让我非常鄙视,因为他竟然放弃了真实自然的纯美,转而像基督徒歌颂上帝一样去讴歌“道德”的魔力作用。
道德重要么?是的,它占有相当比重。同样是写道德,简·奥斯汀显然更高一筹。因为她笔下的女性角色是中肯的,可信的。她将道德翻来覆去,融入人性,道德如果要写在文学作品中,或者在生活里,它应该成为适当的正面例证,或者反叛对象,讨论其以帮助人们解决困惑,到达真善美的境界。比如安德烈·纪德的《宅门》《背德者》是属于后者,简·奥斯汀是属于前者。
人们发明的一切东西都应该为人们谋得自己的幸福。假使它让我们不快乐,我们应该很决然地放弃。
在一些男性作家中,认为最好的女性就是大义凌然,重情重义,善良天真,品行端正,说白了就是你说不爱她,她就可以立马拍屁股走人,末了还要真诚祝愿你。这可能么?我抱有怀疑态度。作为一个正常人来讲,当欲望做不到满足,他除了折磨自己之外没别的事儿好干。即便他真的做出了“伟大”的事件,别得意,那不过是无可奈何,没有什么好去称颂的。所以千万不要要求一个人去做一个“伟人”,因为假使你信仰这种伟大的人物。那你干嘛不娶了这个女人,并一生一世照顾她。这样一来你也挺伟大的。你做得到么?做不到。
可能有些人会说。不能照我那个样子看。而我想说的是:任何事情,任何真理都属于个人,存在共性,但是不能成为共同的价值取向。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好宣扬的。对于这一类的男性作家,我觉得非常可耻。作为男人,他们很懦弱,作为作家,他们不够靠近真实。
牢骚发完,继续看书。
描写女性角色的男作家。如果要把女性描写得好,他只能从男性角色出发来反复推敲。他不能给女性下定义。反过来对女性作家也适用。我并非女权主义,而我是认为,一个写作者,乃至一个人,尊重别人,顾及别人的感受是基本的美德。一切妄想别人怎么样的人都挺可耻的。
道德重要么?是的,它占有相当比重。同样是写道德,简·奥斯汀显然更高一筹。因为她笔下的女性角色是中肯的,可信的。她将道德翻来覆去,融入人性,道德如果要写在文学作品中,或者在生活里,它应该成为适当的正面例证,或者反叛对象,讨论其以帮助人们解决困惑,到达真善美的境界。比如安德烈·纪德的《宅门》《背德者》是属于后者,简·奥斯汀是属于前者。
人们发明的一切东西都应该为人们谋得自己的幸福。假使它让我们不快乐,我们应该很决然地放弃。
在一些男性作家中,认为最好的女性就是大义凌然,重情重义,善良天真,品行端正,说白了就是你说不爱她,她就可以立马拍屁股走人,末了还要真诚祝愿你。这可能么?我抱有怀疑态度。作为一个正常人来讲,当欲望做不到满足,他除了折磨自己之外没别的事儿好干。即便他真的做出了“伟大”的事件,别得意,那不过是无可奈何,没有什么好去称颂的。所以千万不要要求一个人去做一个“伟人”,因为假使你信仰这种伟大的人物。那你干嘛不娶了这个女人,并一生一世照顾她。这样一来你也挺伟大的。你做得到么?做不到。
可能有些人会说。不能照我那个样子看。而我想说的是:任何事情,任何真理都属于个人,存在共性,但是不能成为共同的价值取向。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好宣扬的。对于这一类的男性作家,我觉得非常可耻。作为男人,他们很懦弱,作为作家,他们不够靠近真实。
牢骚发完,继续看书。
描写女性角色的男作家。如果要把女性描写得好,他只能从男性角色出发来反复推敲。他不能给女性下定义。反过来对女性作家也适用。我并非女权主义,而我是认为,一个写作者,乃至一个人,尊重别人,顾及别人的感受是基本的美德。一切妄想别人怎么样的人都挺可耻的。
-
LJQ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9-19 1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