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的文字之 威士忌(mg2004)
思考还是行动,这是个问题
老男人的威士忌
葛丽泰•嘉宝有过一句很酷的台词:“给我一杯威士忌,里面兑一些姜味汽水。宝贝儿,别太吝啬了”。需要说明的是,嘉宝喝的威士忌是混合型威士忌,更何况还加进了七喜一类的玩意,这在某些老男人眼里,简直和猪八戒吃人参果属于一个性质。
村上春树就是这样的老男人,他把苏格兰农民关于纯麦芽威士忌和混合型威士忌的比较研究颇有些夸张地称之为“神谕”,苏格兰在谈到为什么执意选择纯麦芽威士忌而坚决抵制混合型威士忌时是这么说的——“那岂不等于天使正要下凡来演奏美妙音乐,你却打开了电视的重播节目?”
在村上春树的小说中,威士忌是场景描写中常常用到的道具,比如“在清洁安静的酒吧,装有坚果的罐子,低沉的声音播放着M.J.Q的Vendome。然后双份的威士忌加冰”。又比如“那天晚上,老鼠一滴啤酒也没喝。这绝不是什么好预兆,相反的,他连续不停喝了五杯Jim Beam加冰块。”不过,这时候的村上对于威士忌尚未有深入的了解,书中各式各样的喝法都有。直到进入中年之后,一生致力于追求高山流水世外桃源生活看似淳朴实则高端的村上春树才发现,别说姜味汽水,就是往威士忌里加冰块也不是一个“文明人”所应有的作为,充其量是“电视重播节目”一般的夜总会式威士忌。威士忌发源地的酒友们教导村上说,喝威士忌加冰块等于把刚烤好的馅饼放进电冰箱。
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清酒醇香中的日本人,村上春树对于威士忌有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而在形式上获得的乐趣可能更多于品酒所得到的乐趣。对于村上而言,威士忌这种烈性酒从来不会成为具体行动的催化剂,而只是打开回忆之门、构筑头脑风暴、意淫青春老去的药引子,不能说必不可少,但一定效果良好。
被看作是村上本人大部分青春写照的《挪威森林》中的主角渡边是一个爱喝威士忌的人,也是一个处处被动的人,并且显然在被动中乐此不疲。全书高潮迭起的部分,渡边和三组人马喝了三次威士忌,哪一次也没有借着威士忌的酒劲主动干过点什么,倒是在一连串的被动思考中展现了一幅令读者唏嘘不已的青春画卷:第一次是和永泽、初美,几杯威士忌下肚,永泽开始拿之前不久的滥交经历刺激初美,渡边迅速明了了永泽的恶毒用意及此事对初美的伤害,脑海中虽然思维活跃,言语上却毫无表示,只是低头“缀饮着威士忌”直到初美向他求证时也不过是点头承认。而此前的那次滥交,同样是在痛饮了威士忌之后,渡边并没有因为酒精而斗胆发飙,相反,对人生冷静而温和的思考持续了泡妞、开房、上床、交换女伴的全过程,只是整个过程全由永泽打理罢了。第二次是和绿子,威士忌让可爱的女孩头脑开始不清楚,急欲表达对渡边的喜爱之情,后者当然对绿子妹妹也是非常的喜爱,却依旧不作主动性发言,前者说一句,自己和一句,同时把绿子和臆想中的情人直子做着比较研究,一直和到绿子发出轻微的鼾声。第三次酒友换成了玲子,在一个温煦的午后,弹一段吉他来一口威士忌,一片祥和而又躁热的氛围中,玲子说“和我干那个”,渡边欣然应允。
说得刻薄一点,在村上的世界里,威士忌甚至没有怎么发挥普遍意义上的酒壮怂人胆的作用,它不是某种可以促成创造性破坏性行动包括性行动的烈性饮料,而是打开思考闸门的钥匙,特别是对情欲的思考。当然,情欲某些时候还是要通过性行为得到满足,不过这和威士忌没什么直接关系,仅仅是一番思考之后顺水推舟水到渠成的结果。
村上春树通过另一种体裁另一个角度也对威士忌予其的作用有过一番解说。在一篇游记中他花费了大量的篇幅详细描述了一个爱尔兰老人在酒吧喝下一杯威士忌的全过程,并对老人的来历和行为做出了种种推理,而与这种描述和推理的过程相伴随的是村上自己饮完一杯威士忌。剧情很简单,老爷子进门、要酒、喝完、走人。不过在村上看来却不简单,老爷子“在喝特拉摩尔露(一种威士忌品牌)的空当时间里,是在执着地思考着什么(或者说在思考什么的空当时间里喝特拉摩尔露)”。村上也承认“实际目睹时并未觉得特别不可思议”,但是很长时间之后,不可思议的是“我深信,那位身穿很有年头的西装的小个子老人现在大概也在同一家酒馆的柜台前同样斜拿着特拉摩尔露威士忌杯继续认真思索着什么。我可以让那光景历历浮现在眼前”。老人是否真的在思考并不重要,村上认为他是在思考那就是了。如此,村上已经把威士忌放到了形而上的高度,由它生发出的故事、情绪、回忆、想象为村上营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空间。
村上曾感叹“我们居住在语言终究是语言、也只能是语言的世界里,我们只能将所有事物置换成另一种不带酒意的东西才能表达出来,我们只能生活在这一局限性之中”。不带酒意的语言充满局限性,多么值得玩味的一句话啊。“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这是村上的著名理想——村上是否能够做到和某人沟通?比方说海明威?
同样是作家,同样热爱威士忌,海明威与村上春树截然相反,他对威士忌的态度简单粗暴直截了当形而下得多,也和威士忌所谓“男人的专利”的强硬面目贴合得多。村上春树注重形式,海明威看重的是内容,这个内容在1930年代末期是每天连喝17杯威士忌,而在海明威人生的最后20年,内容则是每天对付一夸脱威士忌。如此喝法,无论有没有冰块,都和猪八戒吃人参果差不太多。海明威的酒量众人皆知,而且来者不拒什么都喝,但是居于所有饮料之上的,按照他儿子的说法,“是永恒的威士忌”。
海明威曾经对福克纳的小说做过一段不着边际的评价:“福克纳的作品怎么样?我不应在未读之前发表任何意见。不过我只对一件事有经验,带一瓶威士忌进空房子写作是很容易的,一天可以写出文法不通的五千字来。”
海明威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主义威士忌爱好者,据说在1940年代,他在清晨4点30分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痛饮威士忌,同时站着开始写作,“一只手上拿着铅笔,一只手上拿着酒杯”。除了写作,行动主义还有别的内容,比如和女人一起喝威士忌,海明威的第一任妻子哈德莉与海明威一起狂饮以致于海明威表白说他对作为酒徒而非妻子或是女人的哈德莉抱有崇敬之情,海明威另一位情人简•梅森也是因为能够陪着海明威酗酒而被宠爱一时,他还称赞自己的第四任妻子玛丽是一个高超的酒类鉴赏师。更多的时候这种行动主义已经不再仅仅是形而下那么简单——海明威常会在半夜狂饮之后把熟睡中的妻子弄醒,他的第三任妻子玛莎说“我正在睡觉时,他却把我弄醒。他吓唬我,冲我大叫大嚷、嘲笑我。”而摔东西、把自己的衣服从窗户扔出去并且还是在朋友家里当着女主人的面,也是行动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威士忌和自己的人生,海明威行动主义式的表白没有什么思考性想象力和抒情,而是颇为功利:“在我的一生中,每当事情真的非常糟糕的时候,我就会喝上一杯,立刻,情况就会变得好多了。”
都是喝威士忌,人和人咋就那么不一样呢?或许村上春树囿于东方式的审美习惯和道德约束,喜欢悄没声地阴柔地欣赏、把玩、回味无穷;而西部牛仔硬汉式的海明威更愿意速战速决行为暴烈将酒精转化为直接的欲望喷射而出。但是真的不一样吗?村上春树人到中年才认识到威士忌形而上的奥妙,海明威要到四十岁才将威士忌凌驾于其他烈性饮料之上,时间上的重合实在并非巧合。从不惑到知天命,对于他们二位来说,其实意思就是一个——对现实世界的绝望。而采取的解决之道,虽然具体方式有异,本质却无不同——在一个自己建造的封闭世界里兜圈子。威士忌所代表的对物的偏执爱好是建构这个自给自足的世界的不可缺少的材料,只不过村上意淫多一些精神生活比较丰富,海明威冲动多一些以致于把自己的身体搞坏了。相对于啤酒泡沫般飞扬而模糊的青春,沉稳从而不露声色的威士忌般的中年更令人神往。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说的中年,绝不是夜总会里大腹便便急赤白脸地与小姐们推杯换盏并且粗鄙不堪地对待手中威士忌的那种中年。
老男人的威士忌
葛丽泰•嘉宝有过一句很酷的台词:“给我一杯威士忌,里面兑一些姜味汽水。宝贝儿,别太吝啬了”。需要说明的是,嘉宝喝的威士忌是混合型威士忌,更何况还加进了七喜一类的玩意,这在某些老男人眼里,简直和猪八戒吃人参果属于一个性质。
村上春树就是这样的老男人,他把苏格兰农民关于纯麦芽威士忌和混合型威士忌的比较研究颇有些夸张地称之为“神谕”,苏格兰在谈到为什么执意选择纯麦芽威士忌而坚决抵制混合型威士忌时是这么说的——“那岂不等于天使正要下凡来演奏美妙音乐,你却打开了电视的重播节目?”
在村上春树的小说中,威士忌是场景描写中常常用到的道具,比如“在清洁安静的酒吧,装有坚果的罐子,低沉的声音播放着M.J.Q的Vendome。然后双份的威士忌加冰”。又比如“那天晚上,老鼠一滴啤酒也没喝。这绝不是什么好预兆,相反的,他连续不停喝了五杯Jim Beam加冰块。”不过,这时候的村上对于威士忌尚未有深入的了解,书中各式各样的喝法都有。直到进入中年之后,一生致力于追求高山流水世外桃源生活看似淳朴实则高端的村上春树才发现,别说姜味汽水,就是往威士忌里加冰块也不是一个“文明人”所应有的作为,充其量是“电视重播节目”一般的夜总会式威士忌。威士忌发源地的酒友们教导村上说,喝威士忌加冰块等于把刚烤好的馅饼放进电冰箱。
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清酒醇香中的日本人,村上春树对于威士忌有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而在形式上获得的乐趣可能更多于品酒所得到的乐趣。对于村上而言,威士忌这种烈性酒从来不会成为具体行动的催化剂,而只是打开回忆之门、构筑头脑风暴、意淫青春老去的药引子,不能说必不可少,但一定效果良好。
被看作是村上本人大部分青春写照的《挪威森林》中的主角渡边是一个爱喝威士忌的人,也是一个处处被动的人,并且显然在被动中乐此不疲。全书高潮迭起的部分,渡边和三组人马喝了三次威士忌,哪一次也没有借着威士忌的酒劲主动干过点什么,倒是在一连串的被动思考中展现了一幅令读者唏嘘不已的青春画卷:第一次是和永泽、初美,几杯威士忌下肚,永泽开始拿之前不久的滥交经历刺激初美,渡边迅速明了了永泽的恶毒用意及此事对初美的伤害,脑海中虽然思维活跃,言语上却毫无表示,只是低头“缀饮着威士忌”直到初美向他求证时也不过是点头承认。而此前的那次滥交,同样是在痛饮了威士忌之后,渡边并没有因为酒精而斗胆发飙,相反,对人生冷静而温和的思考持续了泡妞、开房、上床、交换女伴的全过程,只是整个过程全由永泽打理罢了。第二次是和绿子,威士忌让可爱的女孩头脑开始不清楚,急欲表达对渡边的喜爱之情,后者当然对绿子妹妹也是非常的喜爱,却依旧不作主动性发言,前者说一句,自己和一句,同时把绿子和臆想中的情人直子做着比较研究,一直和到绿子发出轻微的鼾声。第三次酒友换成了玲子,在一个温煦的午后,弹一段吉他来一口威士忌,一片祥和而又躁热的氛围中,玲子说“和我干那个”,渡边欣然应允。
说得刻薄一点,在村上的世界里,威士忌甚至没有怎么发挥普遍意义上的酒壮怂人胆的作用,它不是某种可以促成创造性破坏性行动包括性行动的烈性饮料,而是打开思考闸门的钥匙,特别是对情欲的思考。当然,情欲某些时候还是要通过性行为得到满足,不过这和威士忌没什么直接关系,仅仅是一番思考之后顺水推舟水到渠成的结果。
村上春树通过另一种体裁另一个角度也对威士忌予其的作用有过一番解说。在一篇游记中他花费了大量的篇幅详细描述了一个爱尔兰老人在酒吧喝下一杯威士忌的全过程,并对老人的来历和行为做出了种种推理,而与这种描述和推理的过程相伴随的是村上自己饮完一杯威士忌。剧情很简单,老爷子进门、要酒、喝完、走人。不过在村上看来却不简单,老爷子“在喝特拉摩尔露(一种威士忌品牌)的空当时间里,是在执着地思考着什么(或者说在思考什么的空当时间里喝特拉摩尔露)”。村上也承认“实际目睹时并未觉得特别不可思议”,但是很长时间之后,不可思议的是“我深信,那位身穿很有年头的西装的小个子老人现在大概也在同一家酒馆的柜台前同样斜拿着特拉摩尔露威士忌杯继续认真思索着什么。我可以让那光景历历浮现在眼前”。老人是否真的在思考并不重要,村上认为他是在思考那就是了。如此,村上已经把威士忌放到了形而上的高度,由它生发出的故事、情绪、回忆、想象为村上营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空间。
村上曾感叹“我们居住在语言终究是语言、也只能是语言的世界里,我们只能将所有事物置换成另一种不带酒意的东西才能表达出来,我们只能生活在这一局限性之中”。不带酒意的语言充满局限性,多么值得玩味的一句话啊。“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这是村上的著名理想——村上是否能够做到和某人沟通?比方说海明威?
同样是作家,同样热爱威士忌,海明威与村上春树截然相反,他对威士忌的态度简单粗暴直截了当形而下得多,也和威士忌所谓“男人的专利”的强硬面目贴合得多。村上春树注重形式,海明威看重的是内容,这个内容在1930年代末期是每天连喝17杯威士忌,而在海明威人生的最后20年,内容则是每天对付一夸脱威士忌。如此喝法,无论有没有冰块,都和猪八戒吃人参果差不太多。海明威的酒量众人皆知,而且来者不拒什么都喝,但是居于所有饮料之上的,按照他儿子的说法,“是永恒的威士忌”。
海明威曾经对福克纳的小说做过一段不着边际的评价:“福克纳的作品怎么样?我不应在未读之前发表任何意见。不过我只对一件事有经验,带一瓶威士忌进空房子写作是很容易的,一天可以写出文法不通的五千字来。”
海明威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主义威士忌爱好者,据说在1940年代,他在清晨4点30分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痛饮威士忌,同时站着开始写作,“一只手上拿着铅笔,一只手上拿着酒杯”。除了写作,行动主义还有别的内容,比如和女人一起喝威士忌,海明威的第一任妻子哈德莉与海明威一起狂饮以致于海明威表白说他对作为酒徒而非妻子或是女人的哈德莉抱有崇敬之情,海明威另一位情人简•梅森也是因为能够陪着海明威酗酒而被宠爱一时,他还称赞自己的第四任妻子玛丽是一个高超的酒类鉴赏师。更多的时候这种行动主义已经不再仅仅是形而下那么简单——海明威常会在半夜狂饮之后把熟睡中的妻子弄醒,他的第三任妻子玛莎说“我正在睡觉时,他却把我弄醒。他吓唬我,冲我大叫大嚷、嘲笑我。”而摔东西、把自己的衣服从窗户扔出去并且还是在朋友家里当着女主人的面,也是行动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威士忌和自己的人生,海明威行动主义式的表白没有什么思考性想象力和抒情,而是颇为功利:“在我的一生中,每当事情真的非常糟糕的时候,我就会喝上一杯,立刻,情况就会变得好多了。”
都是喝威士忌,人和人咋就那么不一样呢?或许村上春树囿于东方式的审美习惯和道德约束,喜欢悄没声地阴柔地欣赏、把玩、回味无穷;而西部牛仔硬汉式的海明威更愿意速战速决行为暴烈将酒精转化为直接的欲望喷射而出。但是真的不一样吗?村上春树人到中年才认识到威士忌形而上的奥妙,海明威要到四十岁才将威士忌凌驾于其他烈性饮料之上,时间上的重合实在并非巧合。从不惑到知天命,对于他们二位来说,其实意思就是一个——对现实世界的绝望。而采取的解决之道,虽然具体方式有异,本质却无不同——在一个自己建造的封闭世界里兜圈子。威士忌所代表的对物的偏执爱好是建构这个自给自足的世界的不可缺少的材料,只不过村上意淫多一些精神生活比较丰富,海明威冲动多一些以致于把自己的身体搞坏了。相对于啤酒泡沫般飞扬而模糊的青春,沉稳从而不露声色的威士忌般的中年更令人神往。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说的中年,绝不是夜总会里大腹便便急赤白脸地与小姐们推杯换盏并且粗鄙不堪地对待手中威士忌的那种中年。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