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点透视原理的一点点讲述
但凡学过美术相关专业的人,第一课可能就是透视原理,尤其设计专业,透视原理这一课更是重中之重,我记得自己大学时候这个课程叫“画法几何”。当时的男老师在印象中整体形象高,大,壮,颇似体育频道的著名主持人张斌,但是要斯文和年轻许多。老师很认真负责,可是当时那些无数的线绕乱了我本来清醒的神经,有时候一门学问如果用太机械的思维去理解的话,往往给自己的理解和掌握造成很大的困扰,比如袁腾飞的人气为嘛如此之旺,我在听了十几个小时视频课程之后理解了,把死板的事情变得生动化,把枯燥的文字图形化,这才算是有效的办法。
————————————————————————————————————————————
透视原理中一点透视,两点透视,这大一的学生就都明白,我今天要说的是画面生动却稍微难以把握的三点透视~
图中是一个别墅私家小院的设计透视图,视平线定在二楼的高度,想象着是从对面看过来,中红字标出的三点,原理很简单,可是把握好比例和尺度,就需要长时间的多练习,比如画面第三个灭店,黄色两边线很明显在下端远处的某一点会交叉,可是远到在画面上看不到,这样就是为了照顾人眼的视觉习惯,因为如果第三点在画面中交叉出现的话,整个画面就成了锥体,这样就不符合我们的视觉常识,所以原理容易理解,可是如何把握好角度,画面看上去更自然,舒服,是需要点心思来琢磨。
我还想说明一点,现在很多人注重的不是严谨的比例和真实细节的呈现,而是追求帅气的线条,狂野的笔触,大师们怎么画他们都有理,可是初学者或学生的话,我建议还是拿起尺规,严谨的画图,打好基础,因为图的最终目的是为表达设计思想服务,而设计是严谨的,所以本着这个态度去画,才能够不断进步,而不会仅仅停留在表面功夫上。我没有反对夸张笔触,狂放线条的意思,可是我看到许多人在花哨的背后连基本的透视关系都是错误的,这一切都没有意义。
我自己也曾经走了一大圈弯路,当告别花哨过后又回到起点的时候,我有必要说点实话。
————————————————————————————————————————————
透视原理中一点透视,两点透视,这大一的学生就都明白,我今天要说的是画面生动却稍微难以把握的三点透视~
![]() |
图中是一个别墅私家小院的设计透视图,视平线定在二楼的高度,想象着是从对面看过来,中红字标出的三点,原理很简单,可是把握好比例和尺度,就需要长时间的多练习,比如画面第三个灭店,黄色两边线很明显在下端远处的某一点会交叉,可是远到在画面上看不到,这样就是为了照顾人眼的视觉习惯,因为如果第三点在画面中交叉出现的话,整个画面就成了锥体,这样就不符合我们的视觉常识,所以原理容易理解,可是如何把握好角度,画面看上去更自然,舒服,是需要点心思来琢磨。
![]() |
我还想说明一点,现在很多人注重的不是严谨的比例和真实细节的呈现,而是追求帅气的线条,狂野的笔触,大师们怎么画他们都有理,可是初学者或学生的话,我建议还是拿起尺规,严谨的画图,打好基础,因为图的最终目的是为表达设计思想服务,而设计是严谨的,所以本着这个态度去画,才能够不断进步,而不会仅仅停留在表面功夫上。我没有反对夸张笔触,狂放线条的意思,可是我看到许多人在花哨的背后连基本的透视关系都是错误的,这一切都没有意义。
我自己也曾经走了一大圈弯路,当告别花哨过后又回到起点的时候,我有必要说点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