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乐器
东方的“八音”,只是在不同的物质里发现声音,却并不只是关心表演。仅止于关心表演,艺术毕竟不会走得太远。
东方的许多传统乐器也因此似乎不完全在意表演,而毋宁更是把声音的发现当作一种心事的修行吧。
许多人为了改革东方传统乐器,为了和西方近代乐器竞争,常常加大乐器的共鸣部位,使它们更适合在大庭广众中表演。
我只是反过来想,为什么长久以来,许多东方传统乐器,刻意不发展共鸣的部位?老子的“大音希声”,是不是确定着东方音乐哲学上反喧哗与反表演的方向?
对话如果是一种声音,那么,独白不也是一种声音吗?
古代文人玩琴,似乎只是为了一二知己,甚至传说高手静夜操琴,有人偷听,琴弦就会绷断。现代急于表现的艺术家,或许已经很难了解这传说中的隐喻吧。
土制的“埙”,土制的陶笛,土制的盆、碗、缸、翁都有声音,它们有时是乐器,但大部分时刻,它们只是安分的生活里的器皿。“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物质上的“器”,其实呼应精神上、心灵上、形而上的修行。东方的艺术,尤其是音乐,似乎走向一条与西方近代十分不同的道路。
——蒋勋《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东方的许多传统乐器也因此似乎不完全在意表演,而毋宁更是把声音的发现当作一种心事的修行吧。
许多人为了改革东方传统乐器,为了和西方近代乐器竞争,常常加大乐器的共鸣部位,使它们更适合在大庭广众中表演。
我只是反过来想,为什么长久以来,许多东方传统乐器,刻意不发展共鸣的部位?老子的“大音希声”,是不是确定着东方音乐哲学上反喧哗与反表演的方向?
对话如果是一种声音,那么,独白不也是一种声音吗?
古代文人玩琴,似乎只是为了一二知己,甚至传说高手静夜操琴,有人偷听,琴弦就会绷断。现代急于表现的艺术家,或许已经很难了解这传说中的隐喻吧。
土制的“埙”,土制的陶笛,土制的盆、碗、缸、翁都有声音,它们有时是乐器,但大部分时刻,它们只是安分的生活里的器皿。“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物质上的“器”,其实呼应精神上、心灵上、形而上的修行。东方的艺术,尤其是音乐,似乎走向一条与西方近代十分不同的道路。
——蒋勋《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