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邮展上的昆曲表演
上周六惊闻第二天周日上午要在国贸演昆曲片段。这个倒是没啥可惊的,活动请个小节目很正常。但是这仨戏码和演员真是惊死我了。列位听着!
第一出,刘巍、曹文震《寄子》!一般《寄子》都是许乃强寄刘巍,换曹文震还不至于让我惊,但是,活动请戏请个《寄子》真是太奇怪了!
第二出,张媛媛、张竹梅《惊梦》。苍天啊大地啊!这个组合怎能让我不激动!自从看过大梅《楼会》后真的很想很想看她别的戏啊!!!还有张媛媛《惊梦》,这个也从未见过呀!什么?以前车展?不对不对!那次是《游园》!
第三出,邵峥、张惠《小宴》!我就觉得吧,我的眼睛在听见这些戏码的时候越瞪越大,张惠的贵妃哇,想象都想象不出啥样子!这到底是什么强大的组织安排的这么强大的戏码啊!倘使,倘使大观园照着这个上整个的折子,我就爬也要爬去看那!
之后,终于知道是什么活动请的戏为啥要请这仨戏了。是国际邮币博览会!这仨戏是为了对应那套邮票!想看邮票请见以前俺的日记!http://www.douban.com/note/76824146/这里不复述。
========================================================
说当天的故事。
首先进去,哎呀呀,这个进去真是相当让我脸红。俺作为一个集邮20年的老集邮者,真的记得这种展览是不要钱的。事实证明确实不正规的要!因为吧,根本没有售票窗口!但是呢,黄牛很多,各种各样的票要出了120~500不等的价格,看的我煞是生气。人非常多,但是放眼望去全是花白的脑袋。黄牛都不爱搭理我,觉得不像是真要买票的。这时我才知道,我太年轻了。氧化钙了我就,就算在戏院门口,黄牛都是把我当爷看的,难不成集邮的人群年龄比看戏的还大么!
最后终于进去了,唉~~~~
里面人也很多,舞台被层层围住,《寄子》的时候我的位置非常不好,只能照成这样了,大家凑合。而且《寄子》的时候场面根本没到能听戏的地步。吵吵闹闹的,基本上俩人就唱了几句,转几个身就算完了。刘巍的伍子~唉,好久好久好久没看见她扮上了。圆嘟嘟的脸,好可爱。可惜了,片段太少。
第二出《惊梦》
这个《惊梦》之前,我正跟邵峥说邮票什么的,无意中一扭头看见了正和张媛媛对戏的张竹梅的侧脸,立刻定睛、忍不住惊呼:好帅哇!过了半晌才回过味儿来,在我旁边的邵峥好尴尬滴哇。。。555~我对不起他。。。
这个片段实在太有意思了!我感觉吧,大梅没学过《惊梦》,大概临时串这个,她以前都是当“姐姐”的,这次当柳梦梅,然后非常放不开。诚惶诚恐的在演,什么拿手指夹着袖子晃悠啊,什么揉肩膀啊都小心翼翼的。似乎不太敢碰杜丽娘似的。揉肩膀那个,似乎完全是媛媛自己晃的。。。
当天大梅的麦克没声儿,但是媛媛的有,这下好了,媛媛突然一开口,甚是突兀。。。
要我感觉吧,大梅要么也扎扎小辫儿啥的?那么帅的一小哥,俊俏的脸,精致的两枚小尖牙,还有那对儿小酒窝,美中不足的就是抬头纹,想法弥补下吧。
下面是在展示那个多媒体笔。那个礼仪姐姐拿着那个小灵通似的东西在邮票上杵啊杵啊,看的我那叫一个心疼,心说邮票这么杵非有死辙不成!然后又在那小灵通上按那按,之后那“笔”上出来了小宴的画面,但是我怎么觉得她之前杵的是《惊梦》的那张邮票呢?这个神马多功能的邮票实在是太“高级”。
最后是《小宴》了,邵峥、张惠。
听说张惠也排九朝会那版《长生殿》了,一直在想她贵妃扮相,这次终于得见了,还是很不错的!贵妃果然还是脸圆些好看。只是看见她黄袍子里面露出粉颜色的衣服来觉得很不顺。邵峥眼睛没画好。
老演员在这种活动上就很见经验。之前刘巍跟曹文震,之后邵峥带着张惠,都是在台上先摆个邮票上poss,定格3秒钟,然后开始演,演完之后不下台谢幕。张媛媛跟张竹梅就没有,俩人上来就开始演,最后像平时惊梦结束一样,搂着下台去了,然后再上来谢幕。对了,为了配合那个邮票,这次这个《惊梦》俩人还特地穿的那个白的衣服。白牡丹那个蝴蝶的咱是没有哈!
演的太少了看不出什么来,感觉张惠演贵妃还是能不错的。
之后六个演员上台摆邮票poss,可惜那个举着邮票本子的礼仪姐姐一直站在那儿,没法照全景。就这样凑合凑合吧。
已经到了邮展了就逛逛,发现索然无味,全是商业化运作,原来集邮的人逛邮展,盖个邮戳是很有乐趣的一件事,但是这次的邮展上全是些特色邮品,所谓特色邮品就是不在正规邮品序列里面的东西,其实对于集邮者来说意义价值都不大,却着实贵的要命。然后盖邮戳也收钱了!非要求买邮票才给盖。这个举动让我没激情去盖邮展护照(就是一个小本子,上面每个国家一页,可以在该国的展台上盖他们的邮戳,称之为集邮护照,本来是挺好玩的)了。
最后只花了1块钱,让中国集邮总公司在我那本昆曲邮票的最后一页上盖了个戳。人家把相应的1元钱面值的邮票给了我。话说这本昆曲邮票,如果仅作为邮品来说价值不大,有价值的只有每张一块二的一共三枚的那套。
我在想,也许集邮者的未来比昆曲观众的未来更渺茫。再过几十年,不知邮票是怎样玩的,不知是什么人在玩。
第一出,刘巍、曹文震《寄子》!一般《寄子》都是许乃强寄刘巍,换曹文震还不至于让我惊,但是,活动请戏请个《寄子》真是太奇怪了!
第二出,张媛媛、张竹梅《惊梦》。苍天啊大地啊!这个组合怎能让我不激动!自从看过大梅《楼会》后真的很想很想看她别的戏啊!!!还有张媛媛《惊梦》,这个也从未见过呀!什么?以前车展?不对不对!那次是《游园》!
第三出,邵峥、张惠《小宴》!我就觉得吧,我的眼睛在听见这些戏码的时候越瞪越大,张惠的贵妃哇,想象都想象不出啥样子!这到底是什么强大的组织安排的这么强大的戏码啊!倘使,倘使大观园照着这个上整个的折子,我就爬也要爬去看那!
之后,终于知道是什么活动请的戏为啥要请这仨戏了。是国际邮币博览会!这仨戏是为了对应那套邮票!想看邮票请见以前俺的日记!http://www.douban.com/note/76824146/这里不复述。
========================================================
说当天的故事。
![]() |
![]() |
首先进去,哎呀呀,这个进去真是相当让我脸红。俺作为一个集邮20年的老集邮者,真的记得这种展览是不要钱的。事实证明确实不正规的要!因为吧,根本没有售票窗口!但是呢,黄牛很多,各种各样的票要出了120~500不等的价格,看的我煞是生气。人非常多,但是放眼望去全是花白的脑袋。黄牛都不爱搭理我,觉得不像是真要买票的。这时我才知道,我太年轻了。氧化钙了我就,就算在戏院门口,黄牛都是把我当爷看的,难不成集邮的人群年龄比看戏的还大么!
最后终于进去了,唉~~~~
![]() |
![]() |
![]() |
里面人也很多,舞台被层层围住,《寄子》的时候我的位置非常不好,只能照成这样了,大家凑合。而且《寄子》的时候场面根本没到能听戏的地步。吵吵闹闹的,基本上俩人就唱了几句,转几个身就算完了。刘巍的伍子~唉,好久好久好久没看见她扮上了。圆嘟嘟的脸,好可爱。可惜了,片段太少。
第二出《惊梦》
![]() |
![]() |
这个《惊梦》之前,我正跟邵峥说邮票什么的,无意中一扭头看见了正和张媛媛对戏的张竹梅的侧脸,立刻定睛、忍不住惊呼:好帅哇!过了半晌才回过味儿来,在我旁边的邵峥好尴尬滴哇。。。555~我对不起他。。。
![]() |
![]() |
这个片段实在太有意思了!我感觉吧,大梅没学过《惊梦》,大概临时串这个,她以前都是当“姐姐”的,这次当柳梦梅,然后非常放不开。诚惶诚恐的在演,什么拿手指夹着袖子晃悠啊,什么揉肩膀啊都小心翼翼的。似乎不太敢碰杜丽娘似的。揉肩膀那个,似乎完全是媛媛自己晃的。。。
![]() |
![]() |
当天大梅的麦克没声儿,但是媛媛的有,这下好了,媛媛突然一开口,甚是突兀。。。
要我感觉吧,大梅要么也扎扎小辫儿啥的?那么帅的一小哥,俊俏的脸,精致的两枚小尖牙,还有那对儿小酒窝,美中不足的就是抬头纹,想法弥补下吧。
![]() |
![]() |
下面是在展示那个多媒体笔。那个礼仪姐姐拿着那个小灵通似的东西在邮票上杵啊杵啊,看的我那叫一个心疼,心说邮票这么杵非有死辙不成!然后又在那小灵通上按那按,之后那“笔”上出来了小宴的画面,但是我怎么觉得她之前杵的是《惊梦》的那张邮票呢?这个神马多功能的邮票实在是太“高级”。
![]() |
最后是《小宴》了,邵峥、张惠。
![]() |
![]() |
![]() |
听说张惠也排九朝会那版《长生殿》了,一直在想她贵妃扮相,这次终于得见了,还是很不错的!贵妃果然还是脸圆些好看。只是看见她黄袍子里面露出粉颜色的衣服来觉得很不顺。邵峥眼睛没画好。
![]() |
![]() |
![]() |
老演员在这种活动上就很见经验。之前刘巍跟曹文震,之后邵峥带着张惠,都是在台上先摆个邮票上poss,定格3秒钟,然后开始演,演完之后不下台谢幕。张媛媛跟张竹梅就没有,俩人上来就开始演,最后像平时惊梦结束一样,搂着下台去了,然后再上来谢幕。对了,为了配合那个邮票,这次这个《惊梦》俩人还特地穿的那个白的衣服。白牡丹那个蝴蝶的咱是没有哈!
![]() |
![]() |
![]() |
演的太少了看不出什么来,感觉张惠演贵妃还是能不错的。
之后六个演员上台摆邮票poss,可惜那个举着邮票本子的礼仪姐姐一直站在那儿,没法照全景。就这样凑合凑合吧。
![]() |
![]() |
已经到了邮展了就逛逛,发现索然无味,全是商业化运作,原来集邮的人逛邮展,盖个邮戳是很有乐趣的一件事,但是这次的邮展上全是些特色邮品,所谓特色邮品就是不在正规邮品序列里面的东西,其实对于集邮者来说意义价值都不大,却着实贵的要命。然后盖邮戳也收钱了!非要求买邮票才给盖。这个举动让我没激情去盖邮展护照(就是一个小本子,上面每个国家一页,可以在该国的展台上盖他们的邮戳,称之为集邮护照,本来是挺好玩的)了。
![]() |
![]() |
最后只花了1块钱,让中国集邮总公司在我那本昆曲邮票的最后一页上盖了个戳。人家把相应的1元钱面值的邮票给了我。话说这本昆曲邮票,如果仅作为邮品来说价值不大,有价值的只有每张一块二的一共三枚的那套。
我在想,也许集邮者的未来比昆曲观众的未来更渺茫。再过几十年,不知邮票是怎样玩的,不知是什么人在玩。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