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日记 标签: 世界读书日
美国知名深夜脱口秀主持人“扣叔”斯蒂芬 · 科尔伯特(Stephen Colbert),因为“主持界头号书虫”的名声,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了。 在脱口秀现场,斯蒂芬和“大魔王”凯特聊歌词,赠诗海莲娜,与《傲骨之战》主演库什·珍宝(Cush Jumbo)飙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美国名嗓”安娜·肯德里克(Anna Kendrick)合唱百老汇名曲,甚至时不时就现场激情背一背《魔戒》选段。 观众纷纷留言: “这是真的有文化修养,不是装腔作势” “我天大型心动现场吗,女嘉宾们都有点扛不住...
关于阅读,很多人都有误区。在没有扫清这些读书认知偏误的情况下,掌握再多的读书技巧、速读技巧是没有什么用的。 据统计,中国每年出版新书25-30万册,什么概念? 每两分钟就会出版一本新书。按照中国现在人均年阅读7.4本计算,一个人要阅读完这些书需要5000年,而中国历史总共才5千年。 有个成语大家都知道: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的阅读量大,知识渊博。但是这个成语中的五车书到底有多少呢? 古代的文字是记录在竹简中的,一个竹简上最多能写30个字。一辆马车大概能拉5千片竹简,算下来一辆马...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可能除了一小部分一直有读书习惯的人,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个朴素的日子。 喜欢读书的人始终都在读书,这一天唯一的不同大概是买书的时候减免力度更大。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在信息极其繁杂的当下,愿意放下手机,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在清晨,或是睡前,拿起一本看过很多遍的书,一再阅读? 正如作家韩松落所说,文学的力量,在于“以文学这样一个发生在更大时间段里的事件,去消解发生在人生里的短暂虚无感荒凉感;以文学这样一个微小之物,去注视每个时代的神灵;以文学的DNA传承,去透析人...
被再三延长的疫期让很多人不得不选择自己下厨。缺少了外卖和下馆子的选项,吃什么似乎变成了灵魂拷问。为什么自家厨房出品的饭菜吃久了会如此想念“重口味”食物?甚至有人因为喝不到网红奶茶而郁郁寡欢。 伴随着快餐文化一起成长的80、90、00后们因为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饿肚子的经历似乎只在历史书和长辈们的唠叨中才略知一二。过去几年兴起的外卖更让各种美食一键即得,似乎我们对食物的选择有无限多,但如果仔细看看自己的外卖订单,会发现糖、盐、脂肪这重口味“三剑客”往往是最吸引我们的选项。“蜜罐...
一、初阶话题:你为什么不读书 你为什么不读书? 这是一个好问题。 反过来问,你为什么要读书?似乎还没得到答案。 换过来问,你为什么要____?空缺处请填你最想要做、最喜欢做的一件事。 人总有要做的事情。在要做的事情中,总有喜欢做的事情。在喜欢做的事情中,总有做了还想做的事情。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这样的事情中。 子曰,食色性也。生活中,总有些场景对比引发我这方面的思考。 场景A:小时候学校组织春游,早早准备好各种东西,那天早上不需闹铃,很早就自己醒了。 场景B:大学里,总是要拖到考...
作者:恩凡 \ 明明 2010年冬天,作家李娟跟随一家哈萨克牧民家庭,进入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冬牧场,进入游牧生活的荒寒与核心处,生活了近四个月。 你可能知道在遥远的北疆,有风景绝美的喀纳斯森林,有万里无际、牧草丰美、牛羊如织的牧场,但你或许不知道,这里有怎样严苛难熬、与世隔绝的冬天。哈萨克游牧民族依然在这里,坚持着最后的转场—— 随着牧民定居工程的推进,曾经顺天应地、自律慎微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慢慢消失。不久的将来,这块古老、贫瘠又广阔的牧场,终将被时代和命运放弃。 然而... (1回应)
精益生产书籍推荐: 1、《精益生产方式--JIT》国内出版物,其中关于“生产平衡分析”还有些作用。 2、《精益生产方式--现场IE》和很多IE的书籍一样,实践指导性不强。 3、《KAIZEN-改善》 4、《全面可视化管理》岳华新。用图示的方法展示现场可视化实施标准和方法。国内最全面的介绍可视化的书籍,简单易懂。 5、《丰田模式》精益生产的18个黄金法则--从18个方面阐述精益生产实施的原则,有一定的道理,但谈每一条原则的时候连贯性不强,不够系统。但还是值得一度,因为有个别观点...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像大部分节日一样,这一天并不是假期,这一个节日也不是人人皆知的,但同样有人为之庆祝。 图书商城大搞优惠活动,新闻媒体宣传读书好处,吃瓜群众囤积图书,也是一副热闹洋溢的氛围,就连我这样的人,也想蹭一蹭热点,来一番高谈阔论。 我是一个十分爱书的人,阅读时会小心翼翼地翻动书页,不舍得在书页上用笔勾画涂写,更不舍得折页做书签。因为有段时间我认为读书是一件很高雅的事情,书本是一件很神圣的物品,可最后书上依然是落满了尘。 这种习惯我可能一时不会改变,可我的对于阅读...
今日早安心语!气势磅礴的励志诗,北极君诗歌迎风飞 给一天满满的正能量。 北极君诗歌配图 每朵花,每棵树,每只鱼都有自己的梦想,而何况人呢! 北极君诗歌配图 《迎风飞》 我想跳出大海的沧桑 去寻找新的方位 于是我迎风飞 去摘白云上的玫瑰 我再也不愿品尝海的苦味 因为它是每只鱼的眼泪 我想跳出大海的沧桑 去寻找新的方向 我想超越现实的摸样 到达最美好的地方 于是我迎风飞 去摘白云上的玫瑰 于是我迎风飞 要挣脱大海苦味 北极君诗歌《一只鱼的梦想》 北极君诗歌配图 不做一条咸鱼,做一...
这篇文章的原标题是《读书到底有没有用》?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都很清晰很肯定,之所以还有人会问,还有人响应“读书无用论”,是因为那些人压根没明白什么叫“读书”。 读书=学历。 这大概是很多人脑海中对“读书”的理解,如果仅仅基于这个理解,“读书无用”这个结论在部分人身上是成立的。 但是很遗憾,读书≠学历。 真正的读书包含三个阶段:上学——自学——绝学。 1、上学 “上学”是第一阶段,这期间的主要有三个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积累基础”:不管是词汇、符号还是公式,积累起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