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日记 标签: 寓言
有一段往事积郁在心多年,今天把它讲出来。 1 我出生在鄂西的乡村,村子很大,有近千户,同姓一宗。祖上有人曾高居礼部侍郎,近百年来,也出了数名举人进士,算是当地的望族了。 家族因此书香甚浓,自我记事起,便和同宗的兄弟们一起在祠堂念书。 教书先生是本家的一位长者,十七岁时中了秀才,此后却屡屡折戟考场,一怒之下不再科考,回乡专心教授我们这些子弟。 五岁学百家姓千字文,八岁学四书五经,自十二岁起,先生要求我们每周写一篇文章。 题目不限,体裁不论,圣人言语、山川景色、飞禽走兽、风走云行...
楼下有一台自动售卖机。年代很久远了,被刮去漆皮的锈斑掩盖了乌黑的水渍,只有那小屏幕上的“服务中”在宣誓自己依然是这社会中运作的一份子。磨损的标签已经无法证明它的出产地与生产年份。从那覆盖着白色,绿色和灰褐色物质的玻璃看过去,也看不清其中到底售卖的是什么。 没人知道什么时候它在那,没人知道它卖出了什么东西,也没人知道谁从它那里买到了什么。 最初的好奇往往是害死老鼠而不是猫咪。那天太阳挂得有点低,最后一滴水分都从额头被榨了出来。刚刚走进楼道大门,电话中说道:赵老板有新要求,我现在...
鸟鸣唤知音,未找到知音的鸟儿尚不是最痛苦的,它们仍然能够无顾虑地鸣叫。杜鹃啼血,到了极致,也不过是嘶哑的喉咙和失落的心。 而这里是一片泥淖,越是呼叫,下陷越深。孤独、痛苦,想要寻找应和的回鸣,却又害怕暴露自己——周遭的黑暗里隐隐约约地闪着暗绿的光。 鸟儿曾呼叫过,却引来了狐狸。它伪装成鸟儿的朋友,称颂鸟儿的歌声,孤独的鸟儿昏花了眼,在虚假的关怀中放下了警戒。当鸟儿打开一张折起的名单,发现了里面一双偷窥的眼睛。羽毛颤抖着,鸟儿喑哑了自己的嗓子。 它没办法飞出泥淖,没办法开口鸣叫...
来自话题 写一则童话故事
我离开家乡的第二年,收到了一封插着无花果叶的信。 这让我不得不想起我出发时父亲告诉我的那句话。他说:“人都要踏上路途的,不要担心,也不要后退,朝着你看到星辰的方向奔走就行。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如果你收到了一封插着无花果叶的信,需要往回走五十里,到一个山谷中。” 这句话戛然而止,再没有下文。无论我如何追问,父亲也再没有一句话吐露出来。他成了一个哑巴。 从那天起,我踏上路途,再没有回头看过一眼。那时车前草和飞廉草长得正旺,山毛榉树绿油油一片。随后我又看着蜀葵蔓延,看石榴花开,看枫叶... (12回应)
有一只青蛙,在井底逍遥自在地生活着。它每天最大的乐趣不是捕捉井里的昆虫,就是躺在井底,日复一日地仰望井口圆圆的夜空与白昼,晒晒太阳,吹吹风。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有一天,一只小鸟飞到井口饮水,小青蛙可从没见过这种生物,于是,好奇地问它从哪里来,小鸟回答说,我来自树林。 树林?什么树林? 就是很多棵树形成的林子啊 树,又是什么东西? 就是长得很高很高的草。 有多高? 比你从井底到井口的距离还要高。 小青蛙看看自己旁边的水草,表示难以置信。 有那么高的草吗,我不信。 就在这口井旁边... (1回应)
越是饱满的麦穗,越是会低下头,积蓄力量,默默成长,迎接丰收的镰刀和灿烂的笑容。
来自话题 我想过不“正确”的生活
接到老吴电话的时候,我已经半年没去上班了。那时候我辞去朝九晚五的白领工作,靠着前几年上班的积蓄生活,偶尔也出去打打零工。 老吴在电话那边说:“最近在干吗?” 我说:“没干嘛。” “我接到一个活,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干?” “什么活?” “去找一只猴子。” 老吴从事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他做过会计,当过驾校教练,开过宠物店,甚至搞过传销,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份工作会是什么。 所以听到他新工作的时候,我也只是淡淡地问了句:“什么猴子?” “是有钱人家养的宠物,前几天走丢了,他们出了五万块... (21回应)
从前,有一个国家,叫做婴儿国,这个婴儿国的国民全是婴儿,据说婴儿国的祖先是一个天才,在他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预感到子宫是最美好的存在,而外面的世界是危险的。后来他出生后,见证了人类各种艰难困苦,在晚年时他疼惜起人类来,于是便发明了一种羊水袋,可以让出生的婴儿永远活在袋子里,不需要经受外界的磨难,也不需要长大。从那时候起,母亲逐渐把刚出生的婴儿放在羊水袋中,让婴儿们自由自在和幸福美满。随着时间一代代过去,随着最后一个老人过世,这个国家便只剩下袋子和袋中的婴儿了,国家成了婴儿国...
小丑 小丑相信自己的这个马戏团存在于天地洪荒之前,具体时间他却很难说清楚。为防止动物们四处逃散,需要必要的隔离措施,但这和一般马戏笼子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大很多,计算出来的数字也很长。修修补补是日常工作,天还没亮,那只还没完全被驯化的野公鸡吵吵嚷嚷地把他唤醒,他揉着惺忪的眼睛看了看窗外的明月弯勾,再次下决心一定要把这只野公鸡炖汤吃。其它动物都在睡觉,一些虫子起的较早,时而会发出一些悦耳的叫声,他只得起床,吃掉一只鸡蛋,然后背着沉重的材料向着晨曦的明光出发。昨晚的例会上,两头年轻...
小时候读《克雷洛夫寓言》,一个动物选美的故事让我记忆犹新。克雷洛夫的作品总是冷峻通透,有时也不免刻薄,并且从不吝用直白浅显的语言来直抒胸臆,揭露人性。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森林里在办动物选美大赛,据说大象获胜。消息传回来之后,众多动物纷纷议论。 驴说,我也觉得大象美,大象获胜一定是因为它耳朵长。 长颈鹿说,大象获胜是因为个子高。 长鼻猴说,都不是,是因为大象鼻子长。 犀牛说,大象是因为强壮赢了选美。 (具体的动物和理由我都记不得了,甚至可能原文里获胜的也不是大象,也不知道俄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