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日记 标签: 技艺
没有任何一天会重复出现,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夜晚,两个完全相同的亲吻,两个完全相同的眼神。 —— 辛波斯卡 文 / 左叔 一度很羡慕在琴棋书画等“杂耍”项目上有“童子功”的朋友们,甚至包括现如今还“常驻”在短视频平台“哭泣区”的,天天被父母逼着要“学这学那”的孩子们。 总觉得,他们的技艺练习伴随着个人成长,技艺和心智的提升,是同频共振的,将来想要观照什么,想要表达什么,会有“得心应手”的便利。 也羡慕他们从小就有一个相对系统、注重基础的氛围环境,即便将来除了一纸考级证书再无“用...
——“学院2021年教师能力提升暑期专项培训”有感 7月5-15日,学院举办全院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暑期专项培训班。我随基础部领导、教师、一起参加了学校、部门和团队三级培训。现在,培训时间接近尾声,收获很多,这里只说二个感受如下: 一是学习培训进入尾声,渐渐明晰了学院张校长开班中“主动推抓发展机遇 切实加强内涵建设”之这次培训主题的含义所指。即:既要一般性地站在全国高校的宏观高地上指导教师们的日常教学,也要地方性地依据东软学院行业理念构成教师们自己的特色教学。7月5日下午,在基础...
大师无技巧,这句话是古人讲的。中国画论里说道:先需得法,中需有法,后需变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大师无技巧。所谓大道无术、大道至简等,说的也都是“大师无技巧”的高度和境界。 然而当下众多书画家,有的刚步入“先需得法”的阶段,比如大多数美术院校刚毕业的学生;有的仅停留在“中需有法”的水平,比如大多数美术院校的教师、稍具创作能力的职业书画家等。而真正达到“后需变法”,且变法成功的却寥寥无几,就更不用说达到“大师无技巧”的层面了。严格来讲,齐白石也只能算作“后需变法”阶段较为成功的代...
修复是一项充满禁锢的工作。修复的一笔一画都不能掺杂任何创作的痕迹,修复师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展现别人的才华。 究竟是谁将毕加索一幅破损的油画变为价值1.55亿美元的天价名作呢? 1999年5月27日,修复了长达20年之久的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正式完成,重新对公众开放,不过又有谁会在意修复者呢,他们把一生中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对光阴的修复当中。 修复前 修复后 当我们走向西方各大博物馆时,会注意到很多传世之作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坏和龟裂现象。 虽然材料在不断地进步,但油画...
冯骥才在《俗世奇人》中曾说,“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人与动物的分离就是从“手”开始的,以手工技能或其他技艺为业的人,通常被称为“手艺人”。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这是千年农耕社会留下来的古训。手艺人组成的三百六十行,丰富了物质生活,推动着社会发展。 他们灵动美妙的手指穿越材料之间,手的力量在一动一静之间完美呈现;手的背后,则是一个个平凡的民间艺人在演绎他们的手艺故事。这双手,或许长满干茧,也许弯曲不直,却缔造出属于中国匠人的荣耀! 多年的拉胚,指甲被碱性的陶土...
在北京的胡同里, 还能看见一些民间艺人, 一直在做着捏面人的活儿, 精致的人物造型, 生动的表情动作, 总能吸引不少群众围观。 面塑,民间一般称为“捏面人”, 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 起源于山东、山西、北京等地区。 它以面粉为主料, 调出不同色彩, 用手和简单工具, 捏出各种生动逼真的形象。 面塑原料主要是面粉、糯米粉和各种颜料等。 捏面艺人用手和小刀、剪刀、梳子等简单工具, 几经捏、搓、揉、掀, 塑成小人儿的身、手、头、面, 再装点上发饰和衣裳。 老手艺人花不了多少时间, 一...
在文学创作上,我经历了太多的挫折。 总的说来,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从初中时沉迷于这点兴趣到2010年前后,我写得比较随意,也比较快,那时有强烈的创作冲动,然而因基础较弱,我逐渐意识到,作品质量很难有较大提升。因此,从2010年开始,我开始对文学进行...
喊你啥? 老王! 你做啥? 我镶秤! 一天镶几杆? 三杆五标说不定! 在高唐县清平千年古镇上, 有一家30余年的杆秤铺, 而这家的店主就是, 今年47岁的聊城人王健。 10岁时老王开始拜师学艺, 16岁时自己开店制作杆秤, 如今镶秤已有30多年了。 传说, 木...
呈现今日中国之建筑现场。这是有方“建筑师在做什么”第102个采访。 胡铮 悉地国际境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在变与不变的权衡中,他将每一个设计看成是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思想轨迹上轻微的调整和耐心的打磨,注重在设计中融入和提炼日常经验。面对当下的行业现状...
在渝北黄桷坪公园旁边有一处废弃工厂, 高高的烟囱还矗立着,只是没有再冒烟。 在工厂的与公园之间, 有一幢老房子,墨丽仓库就在那里。 当我看到院子里堆砌的老物件, 这里收集了一个重庆城的记忆 一段时间、一个故事、一部电影。 然后推开院门,海东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