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日记 标签: 简爱
来自话题 一人一份提高审美必看片单
今天要写的,是看完之后对我触动比较大的一部电影《隐于书后》,讲述在英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文学家——勃朗特三姐妹的故事。 像许多中学生一样,我学生时代的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会躲着老师和家长读一些他们眼中所谓的与学习无关的“杂书”。至今记得初三那年沉迷于同学们私下传阅了N遍的经典小说《简·爱》,传到我手里的时候,我下课的时候读,宿舍熄灯后躲在角落里读,回到家趁爸妈出门的时候拿出来读…… 那时候对课外知识求知若渴的程度,如今想来真的很纯粹,不带任何功利性,就是单纯地想通过课外读物... (7回应)
来自话题 如何摆脱被push的人生
写在前面的话 人生之所总被push,可能还是因为自己不够主动积极,没有强烈改变命运的意愿吧。一个人只有自尊自爱,积极奋斗,命运最终就会垂青他。 比如,简· 爱是个孤儿,前半生命运坎坷,但她从不自怨自艾,从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后,她历经磨难后,与心爱的人一起白头偕老。简· 爱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她的故事,也激励了无数读者。 (原创文章,欢迎阅读,抄袭洗稿必究) 文|诸神的恩宠 对多数女性而言,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是爱情和婚姻。然而,很多女人都将自己的幸福寄...
英国“封城”期间所有公共娱乐活动取消,许多艺术表演转到网上。英国国家剧院原本就有一个“剧场直播”(NT Live)节目,观众可以在电影院内观看现场直播的剧场演出。疫情期间,剧场和电影院都关门了,于是国家剧院把过去录制好的剧场直播节目放到网上,并且采用逐步推出、定点播放的方式,形成一种观众在一起欣赏同一场演出的仪式感。 前几天在网上看了国家剧场的《简爱》,非常精彩。舞台采用极简设计,仅仅是一些固定的木制平台,加上几部梯子而已,但却相当有层次,通过灯光的变换,以及概念化装饰物的呈...
幼时读《简·爱》,震惊于作者的文笔,也感慨作为女子应有的尊严,可以说这本书树立了我端正的三观。 也因为这个原因,我一直觉得女孩子在三观未成之时,读一些好书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会对你的人生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现在再读这本书时,看到的却是一个女孩成长过程中的心境变化。 生于困境,长于苦难,这样的成长过程,或多或少的,我们的身上都会带着一些伤痕,而我们一路前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平复这些伤痕,找到心灵的平静。 就像阅读《简爱》给我的启迪: 一、对于你所不喜欢的人和环境,你只有两种选择——...
2015年萨利库克森导演的《简爱》因为National Theatre Live(英国国家剧院现场)播映计划被全世界戏剧爱好者看到,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到伦敦老维克剧院观赏两天四个半小时的原版,原班人马重新缩略的三个小时版本大抵是能让戏虫们满足了。被称为英国戏剧界“女汉子”的萨利库克森用“一个女人的自传”的角度来完成她心目中对夏洛蒂·勃朗特文本的诠释。虽然导演说这是一个女人自我成长的记录,但看完之后倒是觉得,《简爱》这本小说塑造的,其实就是一个女人的史诗。 对于《简爱》的...
不了解历史,可能会造成对文学作品的误读。意识到这个问题,缘于列维·斯特劳斯的人类学著作《忧郁的热带》中的一段话:十六世纪初,西班牙把整批的白人女奴隶运到殖民地西印度群岛,目的是防止作为殖民者的西班牙男人与原住妇女结婚,因为原住民不能算理性的生物。 《忧郁的热带》 读到这里头脑中立刻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文学人物,《简·爱》里的疯女人伯莎。伯莎来自西印度群岛,皮肤黝黑,高大有力,疯狂如兽,书中对这个人物角色的种种塑造,很契合人类学家笔下西班牙殖民者对原住民的评判。原来《简爱》有白人至...
第一次观赏英国剧院的戏剧差不多是十年前的样子,当时看的TNT剧院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观赏的过程中一直怨念舞台布置的简洁到了空徒四壁的地步,还有一人扮演多角也让我时而不时出戏。 当时的最高票价,记得是300元,大约十年后的今天,又一个英国的年轻剧院来上海演出,还是女性经典戏码《简爱》,最高的票价也不过是380元,所以我在下单的时候,就没有对这部戏充满太多的幻想------主要是带女儿见识一下来自英伦剧院的演出,听一听英式英语,陶冶陶冶情操罢了。 第一个发朋友圈的好友是在上海大...
上学的时候似乎并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把曾经想看的书拿出来读,也似乎并不认为在工作的时候去读。今天读完了《简·爱》,总是要写些什么来总结这段时间对该书的理解与感受,同时对该书内容进行大概的总结。 简(下文均称呼简·爱为简)出生在贫穷的牧师家庭,然而更可悲的是父母在简儿时便去世了。简的童年是在舅父家寄养的,当时在简看来她只有舅父舅母两位亲戚了,寄养在这里也是舅父的意思,其实舅父很可怜简的,这在小说的后面可以看出来,但是舅母就不然了,可以称得上是敌对了,这可能是简的性格所致。简说话很...
《Jane.Eyre》这本书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当时只是初略得了解,知道是为英国的女作家夏洛特写的,在当时传统的年代倡导者女性与男性的平等。仅此而已,高中时代的自己觉得也就是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因此名字叫简爱,如同童话故事版的爱情一样,男主和女主...
通常单身的女子喜欢看爱情片,苏珊小姐也不例外,很年轻的时候,她看过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只记得男女主角间不是一见钟情,必要先有误解,然后才产生爱。前一阵又看了《艾玛》,也是奥斯汀的,故事情节有点儿雷同,男女主角一开始总是拌嘴,后来发现那其实是爱。苏珊小姐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苏珊小姐了,此刻她刚逛完街,坐在阳光普照的靠窗的咖啡厅里,脚下是一些散碎的猎物,手里擎着温热的咖啡杯,正对着闺蜜侃侃而谈,“......你知道我想起什么了吗?我想起了《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也是类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