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日记 标签: 蒙古族
小美小美,这次上海书展,陈岗龙老师的《草尖上的文明》有展出呢! 那当然啦,这本书可受欢迎啦!小伙伴们在买买买之前,先看一篇书评做下功课哟~ 在席慕蓉还没有亲身到过内蒙古的时候,她的诗文里就已经显露着对故园的深深乡愁,为草原一唱再唱。我印象很深的是,席慕蓉曾多次提到过一个画面:她回到草原的第一天,远远看到一个牧民骑马而来,他黄色的腰带在太阳照耀下闪着金光,那么远都看得清清楚楚。那一刻她明白了父亲为何面对着欧洲的美景,都感叹遮挡太多了的遗憾。 ▲陈岗龙(左)、席慕蓉(中)、巴义尔...
380公里218国道山路翻过雪山和草地 回伊宁的时候独库公路又大雪封山,只好绕路走了G218。而380公里山路翻过雪山和草地,曾经一度认为217国道是新疆最美的我,一路下来,发现218国道也丝毫不逊色。 伊昭公路 新疆的公路真是各个都美不胜收,除了著名的独库公路,沙漠公路,喀喇昆仑公路外,伊昭公路也是非常值得走一遭的。 伊昭公路,是古代丝绸之路“弓月道”的其中一段(如今的伊宁县,还保留着“弓月城”几个字),被喻为新疆最险峻且风景优美的公路之一。沿途要翻越海拔3000米乌孙山上... (30回应)
说到中国人的败类, 如果喜欢日本的中国人,就是中国人的败类。 那么喜欢满清的中国人,是不是中国人的败类? 喜欢元蒙的中国人,是不是中国人的败类???。。。。。。。。。 喜欢满族的中国人,是不是中国人的败类? 喜欢蒙古族的中国人,是不是中国人的败类?。。。。。。。。。
来自话题 走出故乡还回得去吗
想看更多风物美文,关注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 草原的美,一旦由马头琴的旋律来诉说,一切语言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风物君语 “因为它风格悲凉却又不失热烈。” 曾问过许多弹马头琴的朋友,为何如此喜爱它。意外的是,所获答案竟是惊人的一致。 躲过都市的炎热夏日,我们去山花烂漫、蓝天如洗的草原,听一听马头琴的深沉与辽阔吧。 你听过那个悲凉的传说吗? 相传马头琴最早是由察哈尔草原一个名叫苏和的小牧童做的。一天,苏和放羊时捡到一只小马驹,在他精心照管下,小马...
马头琴,蒙古语称“莫林·胡尔”。蒙古人的一生,在马背上成长,马背上放牧,马背上打仗,马背上歌唱。对于他们来说,马背既是摇篮,也是战车,又是舞台,而马为五畜之首,是忠实的伙伴,是美的化身。于是,他们把它的头刻在了琴首。而琴有了马首,便有了骏马般的体魄,奏出的旋律则象征着生命的跳动。 马头琴从何而来? ——从“马尾胡琴”到马头琴 马头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便有“马尾胡琴随汉车”的记载。而辽代墓画中,亦有胡人手执酷似马头琴的乐器,此“马尾胡琴”,被认为是包括马...
还记得小美推荐的藏族酥油茶吗?对于蒙古族人来说,茶也是必不可少的饮品。在春日里,来到草原,身处一望无垠的绿色中,感受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活力,若是遇上蒙古包,或许你会有幸喝到蒙古族的传统奶茶。毕竟,蒙古族人热情好客,走进任何一座蒙古包都不必担心冷遇,而必定会受到主人家的盛情款待,这款待的第一道礼,便是一碗咸香的奶茶。 从奶茶开始 若是受邀去蒙古包喝奶茶,要记得,无论是骑马还是驾车,都要在远处改为步行,以示对主人的尊重,而还未到蒙古包,便已能看见推开包门笑脸相迎的额吉(蒙古族对妈妈...
看到这个标题,不知道是否会有小美的忠粉产生疑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要怀疑,因为小美在去年已经向大家介绍了蒙古族马鞍,现在我们就来继续看看蒙古族人的另一大重要财富——头饰吧! 头饰是部族最鲜艳的旗帜 头饰是蒙古族服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西沟畔出土的匈奴头饰和黄金耳坠、蒙古国出土的突厥金步摇,这些北方民族早期头饰的特点,都在蒙古族头饰中得到继承和发展。 随着蒙元以来众多部族的形成和发展,蒙古族头饰也更趋多样和完美。特别是清代实行盟旗制度以来,在二三百年的历史...
柴达木民族乐团2014年7月成立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四位歌手均自柴达木盆地的蒙古族牧民家庭,自幼跟随父母及民间艺人学习民族音乐,青少年时期考入音乐专业学院,科学地、系统地接受训练并提高技艺。每位成员除保持传统原生态唱法外,还...
他叫苏敦,是《我是中国的孩子》系列纪录片中蒙古族一集的主角。我相信,城市的孩子应该会很羡慕他在草原纵马驰骋的生活吧? 初见苏敦,是在呼伦贝尔的冬天。 那是我第一次跟组拍摄,也是第一次去东北边境。东北的冬天,当时还没有预想中那么寒冷。每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