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日记 标签: 观鸟

雪山与鸟与星空

muninn muninn 2021-03-22 10:13:49 已编辑 北京
以下是香格里拉鸟赛后断断续续补的记录(其实是为大脸盘子憋的字 去年十二月月底,在偷来七天重返高原,心跳,头痛和干冷的空气都熟悉又严厉 好像这是我行李最少的一次观鸟,为了省托运的钱只带了一个中等背包,用一个布袋装了全部日用品,除贴身衣物外只带了一套衣服,连本体洞洞鞋都没带....不过体会到行李少的好处之后,以后也要努力做到极简出行! 虽然之前在四川的高原观鸟好几次,但在云南的高原还是第一次。在哈木谷山坡上的灌丛间穿行,在飞来寺旁挂满经幡的小路上短暂驻足,束起头发让干冷的风灌进后...
莲花山位于甘肃省中南部的康乐县、临潭县、卓尼县、渭源县4县接壤地区,为秦岭西支、西倾山北支太子山东段白石山中下段的一条分支,全长2公里,主峰海拔3578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变的海拔为众多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斑尾榛鸡等明星鸟种使其成为国内有名的观鸟点。 结缘 第一次去莲花山是在16年,当时刚从海南、福建观鸟回来,观鸟热情比较高。趁着暑假,自己先一个人去了一趟陕西秦岭(宁陕县的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然后又辗转来到甘肃,和天昊桑约了莲花山。当时自己观鸟刚刚开始不久,去之前除了...    (20回应)
背景:17年从北京回来,当时对于青海的鸟还是处于一知半(半半半)解的状态,虽然在北京看鸟已经很久了,但是还处在傻白状态(可能被动型观鸟太久了)。以至于在家门口看到“三道眉草鹀”时竟然会激动地以为是“藏鹀”。关于藏鹀的传奇我在回到青海之前就已经有耳闻,而(当时)国内观察藏鹀最好的地方莫过于玉树囊谦,虽然鸟点还远没有现在这么成熟。于是我在17年和18年连续两年的夏季都去玉树囊谦看鸟,找藏鹀和棕草鹛——两种在全球范围内只狭域分布于青海南部的鸟类。 关于鸟点和路线我就不做描述了,好多...    (5回应)

观鸟一年

康素爱萝 康素爱萝 2022-03-03 15:43:32
海因里希说:我们对生活在身边的绝大多数物种,即便是很惹眼的,即没有见过,也不认识。 作为一个沈阳人,生于斯,长于斯, 如果不是开始关注花草树木和节气物候,那么我的生活中见过的鸟类寥寥无已,能叫得出名字的鸟只有:麻雀、喜鹊、鸽子、乌鸦和燕子。当我试着去了解植物,解读四时变化,自然而然在家门口发现更多的野鸟:灰喜鹊、大斑啄木鸟、太平鸟、黑尾蜡嘴雀、远东山雀、黄腰柳莺、红胁蓝尾鸲、戴胜、红尾伯劳、小太平鸟、绿头鸭、赤麻鸭、普通秋沙鸭……当然,这是个漫长的发现过程,可能每一种都以季或...    (51回应)
今天在颐和园围着团城湖生物保护区散步时,一路上一直听到连绵不绝的天鹅叫声,但鸟类观赏窗囗实在有限,毕竟团城湖是重点保护的北京一级水源地、南水北调中线终点,也是北京一半以上的饮用水来源。 我从西门走到玉带桥,每个观赏窗口必看,没窗口的地方铁栅栏很密,但也透过那窄窄的空隙去看了,仍然没有发现它们。 转折点出现在绕湖半周之后,在延赏斋南边的观赏窗囗,终于见到了天鹅!原来是黑天鹅,它们的叫声和大天鹅、小天鹅极为相似,感觉仅凭叫声来分辨种类还是不太容易的,印象中只有疣鼻天鹅的叫声分辨度...
(接上篇)鸬鹚吃完鱼,在湖里游了几个来回。 当它身子还潜在水里时,突然伸出一对翅膀,从这个角度看,水面上忽现的羽翼真的有点像天使的翅膀。 接着鸬鹚猛然起飞 挥动着这对宽大的黑色翅膀飞行。 也许因为体型较大,身体较重,它没有像绿头鸭那样越飞越高,而是始终紧贴水面而飞,就像在巡游水面一样。 突然想起有一款可以从潜艇上起飞的无人机就叫“鸬鹚”,正是取了鸬鹚又能潜水、又能飞翔之意,在亲眼目睹鸬鹚在水中起飞的瞬间后,更觉得这名字起得形象贴切。看来鸬鹚这种大型水鸟的影响力已经延伸到军事界...
整个5月和6月没有去过奥森。草洇没了常走的小径,行走的时候心里默念着,回家一定要看看全身上下有没有蜱虫。后来在野生小湖那边,草色弥望,大块荒野。自然多么不顾一切的肆意。 东门入,遇见喜鹊,金翅雀,白头鹎,灰喜鹊,麻雀,乌鸫,大斑啄木鸟,灰头绿啄木鸟,星头啄木鸟。同时注意到一个坐在一片空旷场地上的人。他身边一辆摩托,坐在一把罩着白布罩的椅子上,正襟危坐,头戴纱罩。开始我以为是雕塑,后来以为是个假人,再后来觉得可能是行为艺术吧。 继续走,遇见一只沉思的野鸽子,珠颈斑鸠,白鹭,小鸊...    (5回应)
回顾一下深秋去的一处非常美的园林,小时侯经常去、但已多年未去的圆明园。以前都是从正门(南门)进,这次选择了附中旁边的东门。 一近门就发现变化好大,以前圆明园的景观很多都没有维护,更没有标识,来了也不知道它们的名字和历史,这回都补充上了。进门迎面看到的是澹怀堂遗址,能清楚地看到遗址的地基、规模和形制,介绍牌下有一只奶牛色的猫猫 偌大的遗址四周有木制的观景走廊环绕(图1),两旁树木郁郁葱葱。 在和煦的阳光下,这里充满秋天少有的生机与繁盛。 向前不远有一片荷花观赏区,这个季节已不见...
疫情中的初夏,海淀的居家令仍在继续,望着窗外火热的阳光,想着这一个多月来北京这座城市所经历的一切,好在情况已经渐渐好转。一个多月没去任何公园,不禁怀想四月中旬、暮春时节看到的美景,还有其中的鸟儿们。 四月的一天,正从颐和园西门去往西堤,忽然在靠近西堤的水面上看到一对儿勤劳的凤头鸊鷉,它们已一刻不停地衔着水草、细枝,往返加固初具规模的爱巢。 每年春天凤头䴙䴘都会来颐和园繁衍后代,它们的巢一般建在水中离岸边不远的地方。这对儿凤头鸊鷉的巢筑在一小丛芦苇中间,位置极佳,苇叶如同屏障遮...
跳上车,转动钥匙,踩下油门,打个转向,驶出小区大门,上二环,向西北徐行,拐入京哈高速,奔西南,高花下道,一直向西开,一直向西开,见一大湖,风波浩荡,水光接天,时间不过一个小时。 湖中有岛,岛上有林,林边几棵高树,枝桠间几十个已经筑好的,或正在建造的巢。还没发芽的光裸枝干上酣栖着上百只黑色大鸟,头颈裹着白色丝羽,两胁白斑,一度以为要加新一个新鸟种,然而其独特的身形轮廓和短截圆尾让我一下子喊出它的名字:鸬鹚!竟然是鸬鹚!原来这里是刚刚从南方迁徙而归的1000多只普通鸬鹚的繁殖地。...    (15回应)
<前页 1 2 3 4 5 ... 12 13 后页>

查看其它标签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