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日记 标签: workflow

最近看到小众软件推荐 LiquidText, 心想既然是免费的,不如下一个玩玩。谁想这玩意搭配 Apple pencil,简直颠覆了之前所有文档标注的概念。 不如先来看看它的效果: Active reading LiquidText 其实是大名鼎鼎的 Georgia Tech 的 GVU center 的作品。在他们看来,阅读很多时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比如需要标注,需要笔记——这也就是所谓的 active reading。 many reading tasks involv...    (22回应)
接上篇: 如何让Simplenote摇身一变工作学习生活的大杀器 继续进化这套流程。 ## 创造 我新建了一个小频道,叫做 AppleHit,采用跟 Techshack 一样的模式,按天归档,每天仍然使用 uuid 做索引写关于项目的一些想法。不过我升级了目录索引贴的格式,以项目为区块,区块内是笔记的索引摘要,可以根据索引找到摘要对应的更多的信息。以 Techshack 为例,这是新年以来的第二个项目,它在目录索引贴中目前长这个样子: * Techshack, weekly ...    (4回应)
2019年的更新: 生产力大爆炸 09 如何自动整理网络阅读资源 2.0 網上的信息太多,有效的信息太少,所以如何收集,如何過濾,如何保存有效的信息就顯得尤為重要。另外一大問題就是,碎片化的閱讀越來越多,而整體閱讀的時間越來越少。因而,我們需要將他們整合起來。 先來說說我目前常用的幾個閱讀源吧,按照有效性排列: feedly twitter medium 讀書馬上 豆瓣 自從google reader下線之後,我一直使用feedly替代,基本上還算滿意。不過,好多blog都...    (24回应)
昨天和初中一同班见面,这家伙当年就极其聪颖,之前在英国拿了物理的学士加硕士,现在北美攻读理论物理的博士。大致他们学校的教授们还是喜欢用纸笔计算,所以他们这些学生也还遵循这些传统。当然,计算机的使用是必然的,她写了不少脚本用于计算实验数据...    (8回应)

前端开发笔记

code code 2016-09-22 22:22:59
好久没写东西记录了,一晃工作也有十来个年头了,最近在看angular和ionic的开发,真的超级方便~和前端结合的真好啊~不过才刚开始学着写~整理下学习笔记好了,之前一直在做ux和gui,好多年了,最近也做一些h5和css3,但是不怎么写js,除了简单的jq互动效...
用了兩年多markdown寫我的博士論文,到現在基本上用得比較順手,所以把自己的一些心得記錄在此。 markdown是很好用的輕量化標記語言,自從兩年多前拋棄pages/google docs,我就改用markdown來寫論文,基本沒碰到什麼大問題。markdown雖好,但對於學術寫作...    (10回应)
下午 @M.Tong 貼了一個stackflow上關於使用git管理latex的鏈接,之前看到過這個帖子,和我大致的思路一樣。 恰好今天也是我使用git管理論文草稿的第二百天,所以正好可以分享一下心得。 去年聖誕前,因為實在不滿意自己的論文進度,於是試圖尋找一樣工具能...    (6回应)
前陣子大臉胖怪寫過一篇 《the的用法》 ,提到了英語中的冠詞是學術寫作中的一大難點。就我個人感覺而言,除了冠詞之外,就屬collocation最難了(暂且可以译为词语的搭配)。 先請來看看John Firth對於collocation的定義,這個概念是老爺子最先提出的。 In...    (12回应)
昨天在廣播里說了,寫論文和寫代碼有很多共通之處。所幸放在日誌里說吧。 1. 都需要保持高效。很多人都有拖延症,包括我也在內。一個看似簡陋的界面,實際上可以大大提高你的寫作效率,寫代碼也是如此。比如OS X上有款很流行的app叫writeroom,雖然不是代...    (11回应)

我的寫作workflow

Nova Nova 2013-08-22 06:53:12
上週看到王熬寫了篇《关于研究写作的一个小工具盒》,於是那天半夜興起寫了一篇,無奈發不出去,只好改成這篇了。 目前的workflow基本如此: 1. 写作工具: 我使用vim或者sublime 2寫markdown格式,然後用marked預覽。 如果不想被最後的排版折騰死,可以考...    (9回应)
<前页 1 2 后页>

查看其它标签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