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圆清

如水圆清关注的小站  · · · · · ·

如水圆清的评论  · · · · · · · · · ·  ( 评论25 )

  • 虚无与绝望
  • 汉末之变
  • 如水圆清  评论: 汉末之变
    相比于当下受众广泛的历史非虚构写作,三解这本《汉末之变》确实不能说是以表达、叙事擅长,反倒是很多地方在得出结论的时候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需要把前面已经考辨出的线索梳理几遍才能大致弄明白。但另一方面...
  • 恐惧的自由主义,然后呢?
  • 平常的恶
  • 如水圆清  评论: 平常的恶
    施克莱在这本书中处理的可谓是“恐惧的自由主义”之后的问题——如果说恐惧的自由主义以残忍为首恶,然后呢?是否除此之外对我们的公共与私人品格不再有任何要求?恰恰相反,接下来我们面对的是由残忍、虚伪、势...

如水圆清的书  · · · · · ·  ( 16本在读 · 1156本想读 · 418本读过 · 13个书单 )

如水圆清的电影  · · · · · ·  ( 1部在看 · 45部想看 · 141部看过 )

如水圆清的舞台剧  · · · · · ·  ( 1部想看 )

想看

士大夫以百姓为田地,百姓以士大夫为转经轮。

我们都憧憬着永恒的事物。虽然这种事物在我们的日常心中并不常有,但在日常心的深处,却有非日常的某些事物,像深渊一般萦怀其中;而当日常心与之碰撞时,日常性会在某处绽开,闪出永恒的亮光。在此意义上,我们的确与永恒有所联系,但我们自身却绝非永恒。当我们自觉到我们并非永恒时,对于永恒的憧憬也许更会加深。然而,憧憬终归是憧憬;对永恒的憧憬毕竟只是永恒的憧憬而已。那样的憧憬,具体言之,都以宗教、艺术或科学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许可以说,我们以宗教、艺术或科学为媒介,有可能与永恒连在一起。

忆挂孤帆东海畔,咫尺神山,海上年年见。几度天风吹棹转,望中楼阁阴晴变。金阙荒凉瑶草短,到得蓬莱,又值蓬莱浅。只恐飞尘沧海满,人间精卫知何限。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按人的含义来理解的受难,对人来说是一种自我享受。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落月梦中曾痛哭,山岚类处自逡巡。
骤闻消息反垂泪,两地犹然未死人。

君看双眼色,不语似无愁。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这就是我们跟随泽农能走到的最远的地方。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

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如水圆清的广播  · · · · · ·  ( 全部 )

如水圆清的同城活动  · · · · · ·  ( 1个参加 · 7个感兴趣 )

订阅如水圆清的收藏: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