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笔记第四十四回
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一大早去图书馆,环境幽静,人迹罕至,真是绝佳的读书写字好地方。
博尔赫斯说:“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他指的应该是图书馆里的书以及建筑。在我看来,图书馆是最好的书房。当我坐在落地窗边,窗外绿荫掩映,室内桌椅整洁,书籍丰富予取予携,还有免费WIFI,宁谧安静,不会有任何人来打扰,这就是我理想中的书房。
静心读书一上午,中午回转,因想到今日还没有跑5公里,遂出门跑步。幸好阴天,否则午后紫外线最强的时候跑步,有点疯狂。
拖着沉重的身体,听着自己如扯风箱一般的呼吸,汗流浃背,独自奔跑在午后的田野上。
其实小区里环境也不错,但我更喜欢在田野河岸上跑。中午少有行人,比较安静,我能听见风声,鸟鸣,还有路边草丛里蟋蟀的叫声。这一刻,我感到了自由。
牛儿依旧悠闲地吃草,然后在路边落下一堆牛粪。芒果累累挂满枝头,将树枝坠得很低,我盘算着过段时间岂不是可以摘一个来尝尝了。
河边有三两垂钓者,和我一样百折不挠,一静一动,演绎生活之味。跑着跑着,忽然闻得耳边有人喊了一声,我抬头一看,对岸有两个钓翁和我打招呼,其中一个穿粉红色,似是渔婆,我挥挥手,作为回应。
跑完步沐浴,洗去一身汗,神清气爽,开始读书。
今日读第四十四回。
凤姐生日,攒金庆寿,无限风光之际,忽而乐极生悲。正如尤氏所言:“我劝你收着些儿好,太满了就泼出来了。”
实际上人世间莫不如此吧?想以凤姐此时之富贵得意,在刘姥姥看来,简直如高高在云层之上的神仙一般,然而便是如此盛极之时,还有变生不测凤姐泼醋这一段,可见上天待人还真是万物平等的,更遑论日后大厦倾塌、凤姐殒命了。而刘姥姥一家人,芥豆之微,千里之外,仍旧一辈子过着布衣躬耕、粗茶淡饭的平凡日子,究竟谁更舒心呢?
凤姐泼醋一段,站在女性立场,凤姐丝毫没有做错什么,甚至也没有过分到哪里去,现代社会正室打小三的故事比这更离谱。只是鲍二家的死了,事情便不太一样了,但天大官司,地大银子,此时贾家权势还在,多给银子,没有不了的事。
想起《金瓶梅》中的宋惠莲,也是另一个鲍二家的;贾琏比之西门庆,才干不足,荒淫有之;而凤姐却比吴月娘能干厉害多了。
然而一切也都终是徒劳,“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有时候觉得这个世界就是如此荒谬,全副披挂上下蹦跶,和躺在泥潭中做一只龟,其实本质上没什么不同。
贾琏偷情,凤姐捉奸,城门失火,夫妻二人这龌龊事殃及了无辜的平儿,正如尤氏说的:“两口子不好对打,都拿着平儿煞性子。”话说尤氏这回里说话都很有见地,不是不聪明的。
平儿被凤姐打,被贾琏打,实属可怜,因此作者特地让这大观园中的“大众情人”、怡红公子贾宝玉来安慰她,而脂砚斋却说写这一段是为了向读者展示袭人的梳妆台:
“忽使平儿在绛芸轩中梳妆,非世人想不到,宝玉亦想不到者也。作者费心机了。写宝玉最善闺阁中事,诸如脂粉等类,不写成别致文章,则宝玉不成宝玉矣。然要写又不便特为此费一番笔墨,故思及借人发端。然借人又无人,若袭人辈则逐日皆如此,又何必捡一日细写,似觉无味。若宝钗等又系姊妹,更不必来细搜袭人之妆奁,况也是自幼知道的了。因左想右想,须得一个又甚亲、又甚疏,又可唐突、又不可唐突,又和袭人等极亲、又和袭人等不大常处,又得袭人辈之美、又不得袭人辈之修饰一人来,方可发端。故思及平儿一人方如此,故放手细写绛芸闺中之实物也。”
这也难为作者了,为了写袭人的妆奁,故而安排这么一段故事。不过也有可能是作者顺手牵羊、神来之笔,借凤姐生日而写平儿宝玉罢了。
话说袭人一个丫鬟领班的梳妆台,有什么好炫耀的呢?这其中自然有玄妙。同样是大丫鬟,主子们身边的秘书长,袭人因直系上司是宝玉,背后撑腰的是王夫人,因而大不一样。且看袭人的妆台,我觉得就连《西厢记》里的莺莺小姐恐怕也比不上呢:
“宝玉忙走至妆台前,将一个宣窑瓷盒揭开,里面盛着一排十根玉簪花棒,拈了一根递与平儿。又笑向她道:‘这不是铅粉,这是紫茉莉花种,研碎了兑上香料制的。’平儿倒在掌上看时,果见轻、白、红、香,四样俱美,扑在面上,也容易匀净,且能润泽肌肤,不似别的粉青重涩滞。然后看见胭脂也不是成张的,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宝玉笑道:‘那市卖的胭脂都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渣滓,配了花露蒸叠成的。只用细簪子挑一点儿,抹在手心里,用一点水化开,抹在唇上;手心里就够打颊腮了。’平儿依言妆饰,果见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宝玉又将盆内开的一枝并蒂秋蕙用竹剪刀撷了下来,与他簪在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