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的评论 · · · · · · · · · · ( 评论8 )
- 胜利者是否都带着罪?记住:弱肉强食是生存的规则,但你可以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
小猴子
(爱,勇敢)
评论:
大佛普拉斯
导演在一席中介绍:“我是一个拍纪录片的,有一天忽然有人说给我投资几千万,让我拍自己的剧情长片,这种感觉就好像我平时晚上都是吃十几块钱一碗的兰州拉面,忽然有人给我100元让我去吃晚餐,我一下子不知道该怎...
-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
小猴子
(爱,勇敢)
评论: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在中国社会物质力量积累和文化占有关系的广泛变更过程中,在市场经济不断制度化以及大规模展开的“物质主义”和“感性主义”夸张性意识的具体推进下,一种能最充分满足大众普遍文化心理的“消费意识形态”浮现 并...
小猴子的广播 · · · · · · ( 全部 )
小猴子 说:
中医治病,可以停留在五脏六腑上,任何病因病机都可以用五脏六腑学说解释得通,哪些脏腑出了问题,把它们调理平衡就可以了。也可以跳出五脏六腑,就是不去管这些脏腑,因为人体脏腑本身作为一个整体是在无时无刻运转着的,就像一团无限循环的气机,你只需要找到影响这团气机运行的病因,是风寒暑湿燥火,还是气虚血弱精亏,或是气滞血瘀痰饮等等因素引起,然后直截了当的把这些病因解决或者改善,气机运行就会正常起来 从脏腑思维层面治病,脏腑虽是整体,却又不得不割裂开来,中医诊断术语里充斥着脾肾亏虚、肝郁肾虚、肝胃不和、肺肾气虚等等,这是唐朝之后中医的主流治法。而跳出脏腑层面,犹如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看待人体,脏腑还是那个脏腑,但此时的脏腑却是一个真正整体的气机,至于是肾虚还是脾虚,是肝郁还是肺热,都不用细分,解除影响这团气机运行的病因就ok了,这是唐朝以前的中医主流治法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该选择哪个思维层面去治病呢?两者相融合,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中医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呢?
小猴子的线上活动 · · · · · · ( 全部 )
-
[已结束]
晒晒每天你最喜欢的时刻(有奖速入)
时间:7月25日 周四 - 10月24日 周四
573人参加
-
[已结束]
带我去看世界各地的大海
时间:6月22日 周六 11:00 - 11:00
2869人参加
订阅小猴子的收藏: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