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
爱,勇敢

小猴子的评论  · · · · · · · · · ·  ( 评论8 )

  •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 小猴子 (爱,勇敢)  评论: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在中国社会物质力量积累和文化占有关系的广泛变更过程中,在市场经济不断制度化以及大规模展开的“物质主义”和“感性主义”夸张性意识的具体推进下,一种能最充分满足大众普遍文化心理的“消费意识形态”浮现 并...

小猴子的书  · · · · · ·  ( 2本在读 · 13本想读 · 339本读过 )

在读

小猴子的电影  · · · · · ·  ( 10部想看 · 510部看过 · 1个片单 )

爱,勇敢

小猴子的广播  · · · · · ·  ( 全部 )

小猴子 说:

幸福的人,把他们的欢乐放在微小的事物里,永远也不会剥夺属于每一天的天然的财富

小猴子 说:

中医治病,可以停留在五脏六腑上,任何病因病机都可以用五脏六腑学说解释得通,哪些脏腑出了问题,把它们调理平衡就可以了。也可以跳出五脏六腑,就是不去管这些脏腑,因为人体脏腑本身作为一个整体是在无时无刻运转着的,就像一团无限循环的气机,你只需要找到影响这团气机运行的病因,是风寒暑湿燥火,还是气虚血弱精亏,或是气滞血瘀痰饮等等因素引起,然后直截了当的把这些病因解决或者改善,气机运行就会正常起来 从脏腑思维层面治病,脏腑虽是整体,却又不得不割裂开来,中医诊断术语里充斥着脾肾亏虚、肝郁肾虚、肝胃不和、肺肾气虚等等,这是唐朝之后中医的主流治法。而跳出脏腑层面,犹如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看待人体,脏腑还是那个脏腑,但此时的脏腑却是一个真正整体的气机,至于是肾虚还是脾虚,是肝郁还是肺热,都不用细分,解除影响这团气机运行的病因就ok了,这是唐朝以前的中医主流治法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该选择哪个思维层面去治病呢?两者相融合,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中医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呢?

小猴子的同城活动  · · · · · ·  ( 7个参加 · 10个感兴趣 )

小猴子的线上活动  · · · · · ·  ( 全部 )


订阅小猴子的收藏: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