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8条

#转发赠书# #新书上市# 想读+转发 抽3位友邻赠送《荷尔德林之狂》 一册,[意]吉奥乔·阿甘本 著 蓝江 译。1月24日13:00开奖! 阿甘本视角下的荷尔德林 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如何呈显欧洲最伟大诗人疯狂的后半生? 居住在一个地方意味着什么?自我意味着什么?什么又是习惯?对于人类来说,生活不是首先意味着居住吗? 吉奥乔·阿甘本的新书结合了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多年的所谓疯狂的详细年表,对通常被认为其不可读的文本进行了新的审视,旨在描述和理解诗人自己所说的习惯性和寓居性的生活。 荷尔德林的一生被整齐地分为两部分:从1770年到1806年的前36年,以及从1807年到1843年的后36年。在他的后半生中,他像个疯子一样躲在木匠恩斯特·齐默尔的家里。诗人的前半生在相对广阔的世界里四处游荡,会关心外界和时事,但在后半生,他却完全与世隔绝。根据荷尔德林最早的传记作者所记,他经常固执地重复:“我这里啥事都没有发生!”或许,这正是荷尔德林向人类提供的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概念,尽管我们还尚未完全把握他这种前所未有的生活方式的哲学意义。

《阿拉伯人与叙事艺术:一种陌生的熟悉感》是阿拉伯经典叙事作品的文学评论和研究...

  • 作者:[摩洛哥] 阿卜杜勒法塔赫·基利托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当代女性主义思想名著,至今影响世界思考方向的经典之作 ※极具原创性的观点,用...

  • 作者:[意] 罗西·布拉伊多蒂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关于民族主义的研究大多将民族描述为“被创造”或“被想象”的概念,这一概念是由...

  • 作者:[美] 约瑟夫·A.马萨德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转发:
🥬1月19日 14:00-16:00,欢迎围观~ 

活动预告:1月文化活动预告合集👇🏻 . 💕1月4日 15:00-17:00 每天都想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陈缘风“和女儿的日常”新书签售会·广州站 嘉宾:陈缘风 @西苑出版社 . 🏜️1月18日 15:00-17:00 邱华栋《空城纪》 新书分享会 嘉宾:邱华栋、谢有顺、申霞艳、王威廉 @译林出版社 . 🥬1月19日 14:00-16:00 批判性思考:方法、路径与人格塑造 ——《韭菜生存指南》 新书分享会 嘉宾:苏德超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以上活动需报名参与; 准确信息请关注后续发布的活动信息。👁️

#转赠# #书单# 转发本条赠送《智能革命与骑手未来》2册,葛天任 / 邓佳怡 著。1月7日13:00开奖! 不知不觉间,全世界的人们经历过新冠疫情、极端气候、核污水排海;关注过各类地缘冲突、俄乌战争、巴以战场;相比之下,严峻的就业形势、紧绷的社会氛围等温和的危机,已经成了人们不得不习以为常的隐痛。 世界和平、自然环境、身体健康、经济来源、社会资源,人们需要安全感的方方面面偏偏各有各的令人不安之处。 对于当下我们所面临的“怀疑与信任”“安全与风险”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现状,早在20世纪80年代,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就提出了“风险社会”的概念,用以描述这种全球化背景下风险日益增多的社会状态。 风险社会:指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性风险占据主导地位,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一种社会状态。风险类型十分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核泄漏、金融危机、恐怖主义等。 本期书单聚焦“风险”话题。无论是观察罪恶的PUA罪犯、遭遇失业的劳动者、被定价的生命;还是讨论法律与社会规范的互动、人的劳动与智能化的关系、人们的普遍风险观念,都是对于当今世界中略显残酷的真相的揭露。我们总要以各种方式认识真正的世界。 本期书单: @浦睿文化(@浦睿文化 ) 《被寄生的家庭》 @薄荷实验(@薄荷实验 ) 《风险的接受》 @东方出版中心(@东方出版中心 ) 《消失的劳动者》 @也人(@也人 ) 《人命如何定价》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 ) 《一人公司》 @雅理图书(@雅理图书 ) 《重返马赛渔场》 @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智能革命与骑手未来》

本书是维尔纳·桑巴特所著的一部深入剖析现代资本主义起源和发展历程的著作。全书...

  • 作者:[德] 维尔纳·桑巴特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分享网页

年度外国文学(小说类):《事件》 年度外国文学(非小说类):《我走不出我的黑夜》 年度作者:安妮·埃尔诺 年度译者:袁筱一(法语译者) 年度图书艺术·设计:《屏幕上的受苦者》 简中首版30周年图书:《微观经济学》

阿甘本视角下的荷尔德林 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如何呈显欧洲最伟大诗人疯狂的后半生?...

  • 作者:[意] 吉奥乔·阿甘本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编辑推荐---- * 一场诺奖女作家和女性社会学家之间的真诚对谈,打破文学与社会...

  • 作者:[法] 安妮·埃尔诺 [法] 罗斯-玛丽·拉格拉夫
  •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转发赠书# #新书上市# 想读+转发 抽3位友邻赠送《美学意识形态》 一册,[比]保罗·德曼 著 张澍伟 译。12月12日13:00开奖! 《美学意识形态》是德曼生命中最后几年之沉思的结晶,也是德曼的哲学、政治和美学思想最集中的表达,其中许多文章之前从未以任何形式出版过,包括关于康德的唯物论、康德与席勒的关系以及论反讽概念的文章。 这部著作或许是继阿尔都塞之后,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的最具挑战性、最严肃、最重要的重新思考。在这部雄心勃勃的著作中,德曼运用“批判—语言分析”的方法和“修辞阅读”的策略,通过对欧陆哲学重要文本的细读,揭示出美学被意识形态化的历史,并对意识形态的运作方式给出了新的解释,由此扩充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观念。 《美学意识形态》的核心议题之一,是对认识论、修辞与美学之间关系的严谨探究,提出了激进的物质性概念。德曼在解读康德和黑格尔时,将哲学的严谨、解释的张力、思辨的魄力、反讽的幽默融为一体,最终抵达了哲学美学的核心。 德曼还提出了一种政治美学的可能:美学比政治反思更高一级,并更接近思辨思维,真正富有成效的政治思想只有通过批判性的美学理论才得以可能,对政治话语和政治实践的可能性和模式的批判性考察,是美学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

上海人民出版社  转发

在今天,可能再也没有哪一个职业会像外卖骑手一样,交汇了如此多激烈的话题——它是城市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存在,也是从业门槛最低的城市工种,它在成为很多人最后的就业退路的同时,也成为许多人养家糊口的收入来...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