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年度外国文学(小说类):《事件》 年度外国文学(非小说类):《我走不出我的黑夜》 年度作者:安妮·埃尔诺 年度译者:袁筱一(法语译者) 年度图书艺术·设计:《屏幕上的受苦者》 简中首版30周年图书:《微观经济学》
在世界的渡口,看见无数的我
本书是欧洲最伟大的在世哲学家之一吉奥乔·阿甘本分析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弗里德...
---编辑推荐---- * 一场诺奖女作家和女性社会学家之间的真诚对谈,打破文学与社会...
#转发赠书# #新书上市# 想读+转发 抽3位友邻赠送《美学意识形态》 一册,[比]保罗·德曼 著 张澍伟 译。12月12日13:00开奖! 《美学意识形态》是德曼生命中最后几年之沉思的结晶,也是德曼的哲学、政治和美学思想最集中的表达,其中许多文章之前从未以任何形式出版过,包括关于康德的唯物论、康德与席勒的关系以及论反讽概念的文章。 这部著作或许是继阿尔都塞之后,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的最具挑战性、最严肃、最重要的重新思考。在这部雄心勃勃的著作中,德曼运用“批判—语言分析”的方法和“修辞阅读”的策略,通过对欧陆哲学重要文本的细读,揭示出美学被意识形态化的历史,并对意识形态的运作方式给出了新的解释,由此扩充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观念。 《美学意识形态》的核心议题之一,是对认识论、修辞与美学之间关系的严谨探究,提出了激进的物质性概念。德曼在解读康德和黑格尔时,将哲学的严谨、解释的张力、思辨的魄力、反讽的幽默融为一体,最终抵达了哲学美学的核心。 德曼还提出了一种政治美学的可能:美学比政治反思更高一级,并更接近思辨思维,真正富有成效的政治思想只有通过批判性的美学理论才得以可能,对政治话语和政治实践的可能性和模式的批判性考察,是美学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今天,可能再也没有哪一个职业会像外卖骑手一样,交汇了如此多激烈的话题——它是城市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存在,也是从业门槛最低的城市工种,它在成为很多人最后的就业退路的同时,也成为许多人养家糊口的收入来... (全文)
本书调查了城市中人们所听的音乐和日常无处不在的声音是如何塑造了城市的感官形象...
#转赠# #书单# 转发本条赠送《食人资本主义》2册,[美]南希·弗雷泽(Nancy Fraser)著, 蓝江 译。11月22日13:00开奖! 补贴、满减、消费券;直播、秒杀、红包雨——如此优惠面前,你是“东方不buy”笑傲江湖,还是购物“血拼”杀个七进七出? 既有“双11”机不可失的购物冲动,又无法重拾到点秒杀的购物激情,这一届消费主力的消费观饱经外界冲击,“既躺又卷”,实属不易。 一方面,资本主义通过制造概念、推行理念,让我们心甘情愿地在追寻“生活的意义感”“礼物的价值感”的过程中为情绪和理想买单,不断将“人”制造成“消费者”。 另一方面,年轻人面对着与工作压力不成正比的实际收入、“996”“007”甚至随时可能失业的就业环境,陷入“无欲无求”的状态中不能自拔。都难免成为低欲望社会里低欲望的一员。 “双11”就像一剂消费的强心针。各类玩法加持下,“双11”依旧是资本家的狂欢盛宴、消费者的“天赐良机”。 然而,面对清付尾款时空空如也的钱包,我们难免长叹一声,发出疑问: 我们为什么会不停买买买? 本期书单聚焦“消费”主题。资本主义的源与流、经济就业的大环境、商品价格机制构建、消费需求的产生与消费行为的引导……书单将从多个角度呈现经济、市场、买卖双方的众生相。 书单: @明室Lucida(@明室Lucida ):《正常故事》 @东方出版中心(@东方出版中心 ):《非线性定价》 @汗青堂(@汗青堂):《商品帝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独异性社会》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食人资本主义》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制造消费者》 @上海译文社科(@上海译文社科 ):《大量废弃社会》 @上海译文新文本(@上海译文新文本 ):《低欲望社会》
#书单# 我们 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 这里是一颗存在约46亿年的星球。它在无数次宇宙的巨变中,逐渐拥有了大气、土壤、陆地、海洋,逐渐成为了孕育生命的摇篮。 这里有四大人种,有几十亿人、2000余个民族分布在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建造起了人类的世界。 这里有灿烂辉煌的文明,有波澜壮阔的历史,有沧桑炎凉的世事,有疾病困苦与眷顾救赎,有幽微的神思与生命的意志,有人,还有爱。 本期书单涵盖文化、哲学、医疗、地理、社会学等多个主题。纵横宇内,穿越古今,时代和世界正向我们展开怀抱。 书单: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陕西师大出版总社) 《史学的性别》 @也人TheOther(@也人 ) 《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达菲的故事》 @广西师大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 《博物馆简史》 @东方出版中心(@东方出版中心)《拉康论爱》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欲望与家庭小说》 @雅理读书 《九条路:印度村庄一年》 @薄荷实验(@薄荷实验 ) 《修复世界:保罗·法默博士与下一代医生的对话》 @重光relire(@重光relire) 《夜行者:从荆轲到铸剑》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大地5亿年:土壤和生命的跃迁史》
在当前对人工智能的分析与批判中,我们往往问的是:“它思考吗?” 伊莎贝尔•米...
🦉深深影响年轻一代的英国思想家、评论家马克·费舍生前最后一部作品。 🦉深入...
无论坐在电视机前还是在现场观看足球比赛,无论在酒吧与朋友小酌还是在人山人海中...
#转发赠书# 又来给大家送新书啦!这次是和@启真馆一起,送出最新上市的彼得·伯克著作两种:@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启真馆出版的《知识社会史(上卷)》和《知识社会史(下卷)》。 转发(最好可以点个想读)即可参与赠书,我们将在11月7日抽出一位幸运读者送出这两种彼得·伯克的作品。 《知识社会史》可以说是一部“西方近代知识与社会交融史”的作品,彼得•伯克在《知识社会史》上卷中考察了欧洲三百来年的大学、学院和教会所创造的多样化的、独特的知识,政府、学院和市场所作的信息收集、分类、传播工作,还有读者接受知识的多元过程,生动呈现了欧洲知识在互动交流与传播中的文化样态。 《知识社会史》下卷讲述了从1750年法国《百科全书》出版到维基百科盛行之间的知识的社会史。这一阶段的知识收集、发明、传播和使用的特点是:知识的民族化与国际化、世俗化与反世俗化、职业化与业余化、民主化与反对或限制民主的运动同时交织在一起,整体呈现了工业革命后的知识系统、传播趋势,以及知识改变经济、政治、文化等的整体图景。 而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中,彼得•伯克介绍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和文化历史。他讨论了 15 世纪和 16 世纪意大利的社会和政治体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凡的艺术创造力所特有的思维和观察方式。伯克采取了独特的社会学方法,研究文学、绘画、雕塑和建筑的创新如何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文化、经济、社会和政治背景相关联。在评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的文化生产力时,伯克将重点放在了“文化精英”群体上。这个群体包括 600 名1420年至1540年活跃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作家、人文学者和建筑师、作家、人文学者、科学家和音乐家等,通过描绘这些人,伯克描绘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的社会面貌。 第3版新增了经过全面修订的导言,重点关注伯克所说的文艺复兴研究中的“女性转向”“家庭转向”,并讨论了文艺复兴与全球趋势的关系。他为我们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理解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美学意识形态》是德曼生命中最后几年之沉思的结晶,也是德曼的哲学、政治和美学...
【编辑推荐】 🔸 法国当代文学的“国王”——皮埃尔·米雄简体中文版作品首次出...
#转发赠书# 送出一对哲学家好朋友 让-雅克·卢梭 和 德尼·狄德罗 的作品哟!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没上过学的终身自学者、难以相处的朋友、令人失望的情人、可恨可气的雇员,不擅长处理丰沛的情感,在社交生活中屡战屡败。这个著名的“孤独漫步者”好像无论闯入哪里,都总是被一堵看不见的墙隔绝,却在社会与自我、圣人与魔鬼、激情与压抑的撕扯之间,找了到了让最深层的真实自我喷涌而出的缝隙——写作。 德尼·狄德罗(1713-1784),不听父亲择业建议的叛逆青年,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崇拜的偶像;因为兴趣过于广泛,所以写作范围也非常散漫;写的哲学作品总是被禁,创作的小说却被昆德拉誉为“十八世纪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因触怒上层阶级曾经被关了三个月,所以除了开创同名思想流派的《百科全书》,大部分作品过世才得以出版。 偏偏这样的两个人,成了法国乃至文化史上最伟大的两位哲学家、作家,也是一对关系还算不错的好朋友——狄德罗被关押在监狱期间,卢梭曾经想法设法营救并前往探望。 卢梭以《社会契约论》《爱弥儿》震撼了思想界,改写了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进程,让现代心理学和人类学呼之欲出。@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卢梭传》是国际最新的卢梭研究权威力作,带领读者以前所未有的视角认识真实的卢梭——勇于接受情感而非理性的导引,踏入精神的深水区;高举人民主权之旗帜,与虚伪和不公正作战。 @上海译文新文本 出版的狄德罗作品《哲学思想录》是他作为思想家、哲学家的奠基之作,《怀疑论者的漫步》直指宗教、权贵的虚伪,又充满哲学思辨的理性之道。 转发 & 戳“想读”《卢梭传》或《哲学思想录》《怀疑论者的漫步》,11月5日将抽三位朋友,每人随机获赠@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译文新文本 出版的这三部作品。
观察如今的学术话语,抽象、晦涩与枯燥,似乎成了理论的代名词。空泛、不切实际和纠缠于概念,仿佛成了理论的原罪。 研究理论或以此为志业的学者,似乎也有额外的责任与义务,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向同行与大众表露... (全文)
文/彭姗姗 在启蒙时代的熠熠群星中,竟然是那个一无是处、毫不起眼的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成为了最具原创性、也最有影响力的作家。同时代的人越是了解卢梭的过去,知道他从未上过一天学,在38... (全文)
在这部广受赞誉的杰出著作中,彼得•伯克介绍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和文化...
这是一部关于政治保守主义的历史著作,鲜活又犀利,它从19世纪保守主义的起源谈起...
#转发赠书# #新书上市# 想读+转发 抽3位友邻赠送《卢梭传》一册, [美] 利奥·达姆罗什 著 彭姗姗 译。10月25日13:00开奖! 让-雅克·卢梭(1712—1778)的天才家喻户晓。他是没上过学的终身自学者、难以相处的朋友、令人失望的情人、可恨可气的雇员。他不善处理丰沛的情感,在社交生活中屡战屡败。这个著名的“孤独漫步者”好像无论闯入哪里,都总是被一堵看不见的墙隔绝。恰恰在社会与自我、圣人与魔鬼、激情与压抑的撕扯之间,卢梭摸索到了让最深层的真实自我喷涌而出的缝隙——写作。 写作确实是一种天才的奇观,一种简单、坦率和勇气的奇观。随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所阐发的深刻洞见震撼思想界,卢梭改写了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进程,让现代心理学和人类学呼之欲出。然而,盛名之下的卢梭依然深居简出、钻研花草,坚持和贵族平等相处,用廉价劳动换取报酬。 《卢梭传》是国际最新的卢梭研究权威力作。作者高超的讲故事能力让读者身临其境般体验启蒙时代的思想交锋,探索《忏悔录》中真伪不明的谜团,以前所未有的视角认识真实的卢梭——勇于接受情感而非理性的导引,踏入精神的深水区;高举人民主权之旗帜,与虚伪和不公正作战。在书中,卢梭不再是模糊而伟岸的巨人,当我们看到他时,我们看到的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