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默夫妇的影评 (414)

南桥 2013-03-25 07:36:23

婚姻的残酷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上大学的时候,外教曾经在视听课上播放了《克莱默夫妇》这部据说获得多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但我基本没有看懂,至今对剧情也没有印象。如今重拾起来,看得直掉眼泪。此一时彼一时也,23年前,我连爱情的滋味都没有尝过,遑论婚姻?我同样搞不懂的还有一件事:上研究生的时候,...  (展开)
aratana 2007-03-13 15:31:21

《克莱默夫妇》:庸常的才是精致的

0 热爱电影?什么是标准?烤鸭吃多了也会腻,可饿的时候还会垂涎欲滴。 热爱昆汀·塔伦蒂诺,就鄙视斯皮尔博格?标榜戈达尔,就蔑视昆汀?谁敢鸟好莱坞大片就跟谁急?不够cult都懒得多说一句?法国新浪潮、意大利黑帮?省省吧,都后后现代了…… 看什么电影?竟成了问题!感...  (展开)
马甲 2009-06-03 23:01:02

时间是贼 偷走一切

这是一部极其普通的电影,普通得像电影台平素晚上最爱播放的美国不知名电影。内容也很简单——一个平凡的父亲因为妻子的离去不得不面对家庭与事业的压力,而妻子回来后又与她争起了孩子的抚养权。这又是一部极其眩目的电影,它曾获九项奥斯卡提名,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  (展开)
可爱的肖恩 2006-10-26 00:46:47

Love is everything

成人的世界里,爱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但在孩子的世界里,爱就是他的全部。谁领他上学、谁在他需要时及时出现、谁给他evening kiss,...,他就知道谁在爱着他。而孩子,会用最最直白的方式回复你所给的爱。 Kramer夫妇在法庭上的那一段给我印象很深。的确,双方律师为达目的...  (展开)
漫歌 2015-04-17 16:17:44

《克莱默夫妇》:当心底沉睡的莲花被惊醒

女性追求独立并不是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如果把这种追求独立的风潮归为女权主义,那么,自然要追溯到十八世纪。1848年在纽约州色内加瀑布市召开了第一次女权大会,这次会议将女权运动逐渐转变为具有组织性的社会运动,其目的是反抗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受到不平等对待...  (展开)
丫丫她爹 2013-11-22 12:11:18

一块隐晦的女权主义标靶——《克莱默夫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男尊女卑,离我们到底多远或者说多近?看看男女电影明星待遇区别之明显。一线女星片酬通常不及一线男星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在美国梦缔造基地的好莱坞,一部电影,大牌女星片酬顶天也就两千万,男星能拿到五至六千万——整天鼓吹自由平等精神的美国尚且如此,世界范围...  (展开)
尹喜 2010-01-16 01:09:58

壳总有一天会破 而爱永生

深夜 抽出OSCAR老电影的碟 点开了克莱默夫妇。。。 几年前 就有这张自己刻制的碟集,也曾点开过克莱默夫妇那个小画框,由于那个时侯的浮华和已经习惯了的炫目,对这样一部像“成长的烦恼”般画面质量的家庭伦理老电影,毫无兴趣。 今天,很安静 很感动的看完了这部电影。情节...  (展开)
easy_to_do 2012-03-05 09:02:06

家庭角色的解构与重构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析《克莱默夫妇》

女性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解放,五四时,传到中国。女性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所追求的其实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男女平等。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处在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如政治、工作、教育等,而即使是在家...  (展开)
七七 2017-07-24 18:02:22

父子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克莱默夫妇》是哥伦比亚影片公司与1979年出品的家庭伦理片,由罗伯特·本顿执导,达斯汀·霍夫曼、梅丽尔·斯特里普、贾斯汀·亨利领衔主演。该片于1979年12月17日在美国首映。 该片讲述了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比利和父亲克莱默先生相依为命最后和母亲重归与好故事。 冰淇淋场...  (展开)
空城 2009-09-19 00:20:57

生活在不经意间的转变

这部电影让我惊喜,剧情、对白精彩,紧凑不拖拉,但是细节刻画到位,演员表演非常出色。在看了很多令人乏味的电影之后,欣赏到这样一部感动的电影真是使人愉悦,这也许就是电影的魅力吧。 故事并不复杂:克莱默先生忙于工作,忽略了家庭,妻子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而离家出走,...  (展开)
爱吃馒头的宝宝 2017-06-29 15:59:46

父母对孩子的爱总是嫌不够多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了这部80年代老片子,被男主的父爱感动落泪,即使输掉官司也不愿让孩子看到父母对簿公堂。为人父母者最基本但也最难得的就是考虑孩子的感受,在儿童的世界里父母的爱就是全部。 台词简洁有力,演技醇厚不腻。没有用极端化去加强冲突,使片子与观众的距离更近,更能触动观众,...  (展开)
胤祥 2008-01-01 05:24:21

[影评]克莱默夫妇:美国市民生活的完胜

1979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一部大明星小制作的《克莱默夫妇》取得了完胜,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四座沉甸甸的小金人把如日中天的弗朗西斯·科波拉大导演拉下了马。当之无愧的越战电影No.1《现代启示录》仅以两个技术奖项草草收场。同年法国人颇具深意地...  (展开)
林愈静 2017-02-01 12:23:28

悲情戏如何做到克制的煽情-克莱默夫妇

《克莱默夫妇》这种父母离婚影响孩子的情节,让我想起小时候被组织观看的《妈妈再爱我一次》,几乎9成的观众,包括我们这些集体观看的小孩儿,都哭了。嚎啕大哭的都有。现在想起那些画面仍觉得心碎。(但当时我的确没有哭,我旁边的同学都哭的稀里哗啦)。这种毫无节制的煽情的...  (展开)
影启缘末 2019-07-19 00:49:57

别再让本片教你怎么当一个好父母了

克莱默夫妇可谓是当年奥斯卡的最大赢家。然而仅从故事层面而言,他讲的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故事,这样庸常的故事,每天在全世界无数个家庭里上演。 妻子作为一个全职太太,因不能忍受丈夫的冷漠离家出走。丈夫被迫手忙脚乱的照顾自己的儿子,18个月后女方事业有成,回来争夺孩子...  (展开)
杨小槑 2020-09-03 13:50:50

冲突层面

麦基《故事》节选。 《克莱默夫妇》中有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场景—【法式烤面包场景】。 其中在三种价值的复杂层面上进行转折: a.自信(内心冲突) b.孩子对父亲的信任(个人冲突) c.和崇拜感以及家庭生存(个人外冲突) 内心冲突 影片的最初时刻,克莱默发现妻子已经抛...  (展开)
鲸落 2014-07-15 18:54:18

《克莱默夫妇》中的平行对照与主题元素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克莱默夫妇》的剧本十分工整,有很多平行对照,试举几例。 电影开场,我们便看到克莱默,春风得意,和他的上司兼好友,聊着买昂贵西装的事,并不急着回家。后来妻子乔安娜出走,克莱默被家里的事弄得心力交瘁,下班时,友人喊他加入party,并准备开八别人的事,克莱默说,对...  (展开)
Maverick 2019-03-21 17:25:53

《克雷默夫妇》电影剧本

《克雷默夫妇》电影剧本 编导/〔美〕罗伯特·本顿 译/安可 校/李正伦 主要人物 泰德·克雷默 广告公司高级职员 乔安娜·克雷默 泰德的妻子 比利·克雷默 克雷默夫妇的儿子(七岁) 泰尔玛 克雷默夫妇的邻居 吉姆·欧克纳 泰德的上司 商纳西 被告泰德的辩护律师 格雷逊 原告乔安...  (展开)
菜刀暗夜独行 2008-06-02 23:59:48

达斯汀霍夫曼:小人物的魅力

银幕上的小人物,其实是我最关心的对象。不管我再怎么神往动作片中的好汉,黑帮片中狠毒的算无遗策的老头子,我最终还是得回到现实中来,做一个平凡的小人物。这时,描写小人物的影片就像神枪手般准确的找到了我,并极其直接,极其霸道,极其赤裸裸的占有了我。 心目中的第一...  (展开)
2020-05-19 11:02:20

结尾无言以对

一开始还以为是要拿女二作女一的对比,现在看来,导演大概想表现的不是女性解放,而可能是反对女性解放吧。表现出来的更多是女一的离家对孩子的伤害,但回避着男主五年以来对孩子和大人两个人的忽视以及伤害,何况女一号五年以来的温情脉脉比不上男主的一年,最后甚至说出了男...  (展开)
陶陶四 2007-02-23 16:10:49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 偶然想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音韵清澈.是伶伶俐俐的好词语. 低头.指头躲在大衣口袋里.刚刚下过雨.路面湿润平展. 幽深的柏油路,石子一粒一粒都看得清晰. 路灯象开在宣纸上.水墨画.一片一片的晕染开来.温厚的黄. 暖暖的照着...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20 21 后页> (共414条)

订阅克莱默夫妇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