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 短评

热门 最新

3465 少年 遊 看过 2010-07-21 20:40:13

“我看这大清要亡国啊”。

2878 大熊猫 看过 2010-06-27 02:32:04

芸芸众生,人间百态。 经典台词: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

1604 #瞬间收藏家# 看过 2009-04-06 18:13:12

总想做常四爷,做来做去却还是成了王利发。

1525 毛毛毛读作cuì 看过 2010-06-19 17:32:23

管他什么时代,原来丑陋的现实都是一样的 ps:京味十足啊,那才叫演戏!!!看演员每一个比一个精彩,配角也不例外,和现在的国产电影相比,差距显而易见!!!

1233 Kerala 看过 2018-02-26 11:26:33

我总是以为过去的人善良单纯,但是看了老舍的作品之后,发现人们还都那样,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些人偷奸耍滑,坏事做尽,有些人善良耿直,却没有好下场,坏人坏事时时有,而好人好事也并非无,简而言之,那个社会,活着已经不容易了,一切都慢慢来吧,油嘴滑舌,鸡贼心眼的人太多

1117 萌汉垚 看过 2022-03-24 02:15:28

我觉得这部作品不朽的原因是它的立意与故事的悲剧性,但最讽刺的是,创作他的人因为文革迫害投湖自尽,比他书中的角色还要悲惨。我真的要大笑三声,流下泪来。

1059 bird 看过 2014-10-26 10:04:31

以前吃不着花生米,现在能吃了,可牙嚼不动了。

811 Eve|Classified 看过 2015-12-22 14:10:21

结尾当年看哭我。芸芸众生有你我在那里,等着一切结束。

696 易思棠 看过 2018-11-18 19:30:33

话剧味儿还是挺浓,《茶馆》本身剧本搁在这儿就没话说了,老舍写得好啊,金句无数。三幕,三个时代,好像时局是变了,可照旧还是民生多艰。爱国者、实业家、圆滑者、顺民……都活不成,活不好。最后一幕,笑泪相加:“那帮狗男女他们可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可干嘛不准我吃窝窝头啊!”

582 轻河y 看过 2022-10-08 11:30:11 山东

老舍先生怎么也想不到,最后自己竟然成了逆产。

599 内陆飞鱼 看过 2020-04-29 10:41:55

打洋人的短评被删。20220310。

507 xīn 看过 2013-09-11 21:59:31

资料馆2013.9.11.7pm 心内恻恻,看之流泪。撒完纸钱,秦二爷、常四爷相继离去,黑屋中只留一线光明,王掌柜再撒一把,摸下黑布,转入里屋,无限的凄凉绝望。京片子的热闹、诉苦的牢骚,在最后的空空里化为沉沉的哀痛。在老舍所投太平湖旁的资料馆看此片,百感千绪。

378 每天都有坏消息 看过 2020-12-08 01:29:18

打课本中看茶馆那时候就喜欢常四爷,有骨气,也看得清。“大清迟早要亡啊”,“我爱大清,我怕她完了”,“我爱这国家,可谁爱我呀”。要是最后一把火把老裕泰点了才痛快呢,反正这茶馆不管是谁的,也不是王利发的。正是因为他是王利发,所以他不可能烧了老裕泰献给那世道。三人最后的道别,真让人心酸。“人要有钱了,吃喝嫖赌抽都可以,反正别想着做好事。”这话里头得有多少心酸啊,一声叹息。

383 刀叢中的小詩 看过 2015-09-18 20:47:46

虽然不是很喜欢老舍,但这个剧本写得还真不错。六十年一场大梦,老掌柜看尽花开花落,我看你,你看我,都是梦中人物,戏中人物,梨园中人物。只要人类社会还在,这个梦都会继续下去。

334 刘振华 看过 2022-08-18 22:44:23

如果中国电影一直都是如此水平,不敢说世界第一,亚洲第一绝对轻松……

292 达令 看过 2021-07-31 23:01:42

“我爱我们的国啊!可谁爱我呀? ”捡到的纸钱为自己祭奠,道一句再见留个念想,都混在时代的洪流里佝偻着。

1005 桃桃林林 看过 2012-07-12 20:50:49

“打一个学生,五毛现大洋”这也算认主归宗了。片子拍得很话剧腔,不过味道还是很好,演得也好,有滋有味。秦二爷最后那段自白,现在听着还是有些伤感。

149 一拳超人傻白 看过 2022-08-21 13:53:42 江苏

“我爱国,可谁爱我啊”🥲

147 南国之风 看过 2022-04-23 20:17:18

盼哪,盼哪,只盼谁都讲理,谁也不欺侮谁!

159 徐一白 看过 2021-07-07 13:30:00

慢慢长大工作之后,开始理解什么是知识分子永远埋在心里的热血理想对国家土地的感情,还有跟现实的矛盾,是要做坚持一辈子对得住自己内心却碌碌无为的秦二爷,还是曲意逢迎的掌柜,还是倾其所有想所有改变最后还是后悔自己的付出的四爷。可悲的是,一代一代的知识分子,这种矛盾不解伴随他们的一生,看十三邀的采访我豁达了很多,接受这种矛盾,有些人选择荒诞不羁,有些人沉迷于苦难,有些人逃避享乐,或者先迎合市场,但可悲的是,这种矛盾一直在,并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