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浪 短评

热门 最新

588 小跑 看过 2011-01-25 21:30:03

这部电影的牛逼之处在于,一方面,它深刻地触及到了所有革命都会面对的“元问题”:革命中的阶层、分化,革命的第二天,或者继续革命,等等。而另一方面,在做这些的时候,它成功地再现了一群充满血肉的革命主体。而更为复杂的中国革命,却并没有拍出相匹配的电影。我们在继承革命遗产之前,就抛弃了它

205 内陆飞鱼 看过 2016-07-01 00:20:34

反抗者初期都以为自己是天生正确的,因此像对方一样杀人,像对方一样认为自己正确,不悲不悯,差不多活成了自己讨厌的人。激进的民族主义,折衷的保守主义,都有各自理由去捍卫心中的理想,可是坚持不妥协,撕裂的是什么,牺牲的是什么。大师功力,简洁稳健,流畅镇定。草木无声,清风拂过,斯人已逝,仇恨不散。

536 滕子京 看过 2010-09-25 07:47:05

"20世纪的英国人,最擅长的除了从前殖民地降旗,就是在撤离时播下内乱火种。"

341 粟熙 看过 2008-03-22 16:53:09

爱尔兰的河水是咸的,因为那是爱尔兰人的眼泪。Ken.Loach领奖时说:“If we dare to tell the truth about the past, perhaps we shall dare to tell the truth about the present.”

192 米粒 看过 2013-03-20 11:36:25

命运残酷的前后呼应,是那么一句“我再也不想见到你”

122 冰红深蓝 看过 2016-10-14 14:36:21

2006戛纳金棕榈。尽管肯·洛奇在作者导演中可谓接近于零风格的存在,但沉稳、内敛、精准而简练的镜语却往往更能直击人心。苍郁的绿野,动听的爱尔兰民谣,却掩不住血雨腥风与无尽的仇杀争执。爱尔兰革命与内战的重重矛盾和创痛:医生的未竟之业与处刑人的碾碎生命之路-拯救vs毁灭,法庭高利贷案判决-现实顾虑vs道德准则/民族矛盾vs阶级矛盾,理想主义左派与现实主义右派间的分歧,亲兄弟的反目与背叛,似是每场革命难以脱离的宿命。两场处决戏情感饱满,唯有无语凝噎。原先引领革命的最后选择了妥协,身不由己被卷入的至终选择了死亡。(9.0/10)【2021.3.7.美琪 2K数字版重温】在大胆省略与细节描摹间取得了精妙的平衡,运动长镜头(多用跟拍、变焦与摇镜),强化现实感,令人身临其境。配乐不喧宾夺主。肯·洛奇说,本片有普适性,深以为然。

212 皮革业 看过 2011-06-04 01:41:15

这片儿告诉我们,无论在哪,党内斗争都是最残酷的。

90 Fal Conde 看过 2017-09-30 23:15:09

没有暗组织和袭击 玩啥民族独立? 爱尔兰运气好遇到大英 尚且遍地家破人亡 内斗不堪 内亚酱缸若想效仿路径对抗利维坦 惨烈度恐以乘数增长

121 Q。 看过 2010-06-23 18:58:42

达米安枪杀了瑞里的时候说“我已经越线了。” 诚然,人一旦越过了底线,就注定要面对恐怖的命运。

60 欢乐分裂 看过 2021-03-07 15:57:05

#重看#4.5;开场即被震住,肯洛奇永远这么稳这么硬骨头!比初看时更被打动,摒弃任何花哨,叙事扎实得稳如泰山,在沉缓徐进的铺陈间彰显深沉的力量,一部真正的好电影从来都是在情感的迸发点一击即中。 “这不是人民的意愿,这是人类的恐惧。”“你很容易知道自己反对什么,却很难知道自己追求什么。”自由的旗帜如何守护,能驱逐共同的敌人,然而对待真正「自由」的立场殊异与阶级属性导致的内斗,如同爱尔兰阴云卷过的荫谷和绿色的风,必将常驻长存。

128 陀螺凡达可 看过 2014-04-05 05:21:59

过于政治化让我始终喜欢不起来,就算故事中看似那么多的恩怨情仇也都是用于解读的政治符号。很喜欢相互照应的两场处决戏,恰好也是全片为数不多的,情感最充沛的两场戏。

75 [己注销] 看过 2011-11-16 19:01:45

有时候“视角”的滑稽之处就在这里,同样是讲述上世纪20年代左右的历史故事,一战电影中的英军个个大义凛然,正义得爆棚,而到了爱尔兰电影里又都变得面目狰狞,而且他们往往还是同一帮人……总的来说这片子人物塑造比较脸谱化,不如《血腥星期天》来得客观。

52 子戈 看过 2018-09-09 14:40:55

“我曾经极力避免卷入战争,可还是卷入进来;现在我想脱身,却做不到了。” 爱尔兰独立战争到内战,两兄弟从联手到分崩离析。 他们一致对外时,没干成什么事,不是在丛林里睡觉时被抓,就是眼睁睁看着朋友被辱,据点被英国人烧毁…… 终于,阶段性的和平来了。可那个梦魇一样的问题,也随之清晰:究竟,我们为了什么而战?我们能否为不彻底的成功而妥协? 最终,哥哥基于政治家的逻辑,选择了妥协;弟弟基于纯粹的民族主义,选择继续抗争。 他们把枪口转向彼此。 风吹着麦浪,小镇依然宁静,可从头到尾都没有人注视过发生在这里的抗争与手足相残。 他们只是一场政治博弈中微不足道的存在,是麦浪中不起眼的两支麦秆。

115 jimmy 看过 2009-05-15 19:39:57

抗争之后的缺陷导致内部分裂,信仰和背叛,坚持和妥协,幻想主义和现实主义,这阐释不清,抗争只是表面,人性分裂出来的矛盾之处是永恒议题,人的一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信仰还是平静的幸福?或许都不是。我本想做个局外人,现在却无法再脱离。

25 有心打扰 看过 2015-05-27 00:28:34

1.“你很容易知道自己反对的是什么,可是却很难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2.平静中有一股力量在冲击着内心。

122 盐lynn 看过 2008-11-14 17:12:25

就算脱开政治看,这也是一流的电影。一流的镜头语言,一流的叙事节奏。

56 花儿果果 看过 2009-02-01 21:28:14

“爱尔兰的河水是咸的;因为那是爱尔兰人的眼泪。”敢于直面历史之真相者,才有勇气面对今日之真相。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迷人的风笛伴着Dolores Keane沙哑声线,悲伤中透出点点希望。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AzODQwNDA=.html

31 瑞波恩 看过 2019-01-09 00:12:15

#资料馆留影#三星半吧,容易让人身心不适的电影,甚至可说有些重口了。当然不能否认导演是有想法的,讲爱尔兰在20世纪与英帝对抗的独立运动,想表达“革命者最后成了压迫者”“推翻一个再来一个”之类的观点,要命的就在这里,既然能猜到你想说什么的故事还要再讲一遍,有介个必要嘛?最终不忘煽情升华一下下,而且还必需有战争中的爱情与遗孀。。。有些英国电影一板一眼如同政治历史课本,动不动就是国仇家恨,从头到尾充斥着厮杀阴谋背叛以及战争大场面,哦哦,有些审美疲劳对不住了。

122 亚比煞 看过 2013-08-22 12:16:57

真实,复杂,难受到无话可说,谁能为中国的革命,为解放战争中那些盲目厮杀的灵魂拍一部这样的电影?

17 赱馬觀♣ 看过 2021-01-21 21:19:46

仅从爱尔兰反殖民斗争这个维度,说实话很难引起海外观众特别是亚非拉第三世界观众的共鸣,主要是英人和爱人太同宗难辨了(要不也不会被十九岁小孩偷放),斗争烈度在饱受抗日困难教育的中国观众看来说难听点实在有点小儿科……好在肯洛奇在含泪锄叛之后迅速把矛头转向其擅长的叙事路线——斗室之内阶级矛盾与法律尊严之激辨堪比小十年前自由与土地。“你们不能恣意妄为否则与要赶走的英人有什么不同”?当然此次辩论貌似各执一词互有攻守,可由于拍在今天事后诸葛的缘故,很难不让人倾向于达米安所代表的民主左派立场,也由此而落入太早泄题的俗套轨迹,后续发展证明确实没有什么意外惊喜。相比之下还是片头导演把自己的另道招牌母题民间球类运动改造成引动英军搜检制造惨剧的混容手法让人眼前一亮,虽然它来自于迷影之趣而非故事本身的情绪引领。三星半

> 去 风吹麦浪 的页面

风吹麦浪 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导演: 肯·洛奇

主演: 基里安·墨菲 / 帕德莱克·德兰尼 / 利亚姆·坎宁安 / 奥拉·菲茨杰拉德 / / / / / / / / 艾登·奥黑尔 / 沙恩·凯西 / / / / / / / / 罗杰·阿拉姆 / 希沃恩·麦克斯维尼 / 威廉·鲁尼 / 杰米洛玛斯 / 马克·瓦克林 / 威廉·阿姆斯壮 / Niall McCarthy / 丹尼斯·康威 / 辛·麦金利 / 安东尼·伯恩

类型: 剧情, 战争

地区: 爱尔兰, 英国, 德国, 意大利, 西班牙, 法国, 瑞士

片长: 127分钟

上映: 2006-06-23

> 豆瓣违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