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统治的艺术的书评 (22)

维舟 2016-08-01 13:27:45

高山上的乌托邦

我们日常所惯用的概念经常会误导人。例如说到“国家”,我们的自然反应便会以为那是像我们眼下所熟知的那种,在固定领土疆界内的排他性政治实体,没有任何非国家行为体可以和它争夺对人民的支配权。但这倒不如说是现代产生的一种特殊情形,在历史上大部分时期的大部分地区,情...  (展开)
🐧是นก 2017-10-19 16:20:11

政治与宇宙观-水稻与佛教

从序言就可以很明确的看出,斯科特希望改变的是长期以来对于东南亚历史和政治关系的民族国家话语式的理解,他引入了van Schendel所提出的Zomia概念,认为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山地-谷地模式以及多如牛毛的族群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纵向关系,也不是序列性的进化发展关系,而是一种互生...  (展开)
替替No.4 2019-04-25 14:06:59

读《逃避统治的艺术》

中国有句老话,“穷山恶水出刁民”,仔细想,可见其居心之险恶,这句话无外是站在所谓的“文明中心”看那些僻壤之境人群的生存方式,并在掌握了话语权的情况下随手贴上标签,维护自身秩序井然的形象。 但Scott 这本The Art of Not Being Governed 说的很清楚,首先,山地居民的...  (展开)
YWF 2018-11-07 20:15:57

文明”和“民族”概念的解构:从东南亚高地无政府主义历史谈起

解构极端现代主义:从前现代国家发展中寻求启发:以人民的名义来反对个人,以程式化、扭曲化、精确静止的理念实现独裁统治。而这些理念背后反映出的统治者试图以极具说服力的现代工具和社会欲望为诱饵,强加于人民权威意识形态的行为,其实在无政府主义的抗争中就已经被解构了...  (展开)
西姆市流浪牛马 2021-10-26 10:19:01

读《逃避统治的艺术》所思

老师给的版本大概是节选,并不完整,但作者的观点可以窥见一斑了。 一以贯之的观点是“高地居民诸多被现代国家看作是‘原始’的特点,其实是刻意设计以逃避统治的艺术”,在文明中心论和偏见深植人心的时代,这一观点不可不谓是富有洞见、振聋发聩。作者给出了种植作物选择、文...  (展开)
Luftmeer 2022-10-27 14:08:25

文明边缘

这本书延续了斯科特之前作品的丰富想象力,山民上山与谷地国家的“文明”话语形成差异化发展的过程是双线向前的,这一点往往也是许多偏好单线叙事的人难以理解的真实过程。 受拉铁摩尔、克拉斯特、蒂利等人研究启发,Zomia地区的独特性在于其反国家的气质,斯科特用一种接近于...  (展开)
景天瀟 2020-11-16 15:29:24

何以为家——一部东南亚无政府人群的消亡史

迄今为止,公众所认知的历史基本上都是国家的历史、王朝的历史。不管是中国还是东南亚,正统的历史书第一章总是从本土的第一个法统政府开始说起。在这种历史观下,“前历史”的历史和王朝统治领域之外的历史是在“历史”的界域之外的,不属于历史应关注的问题;同时也让人们的...  (展开)
豆瓣用户544 2020-05-29 05:38:39

“文明”深在此山中-读《逃避统治的艺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文没什么原创的东西,只是一个简单的阅读记录,如果觉得有帮助可以参考借鉴。 一、作者首先介绍了赞米亚的相关情况和他的基本观点。赞米亚,约250平方公里的东南亚高地,人口分散,文化多样,社会结构灵活和平等,作者认为他们的社会结构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逃避的社会结构”...  (展开)
laughing 2016-11-14 23:26:34

【书评】今村真央:东南亚山地研究能否成为区域研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文为针对克里斯蒂安·丹尼尔斯(Christian Daniels)所编『東南アジア大陸部—山地民の歴史と文化』(《东南亚大陆——山地民的历史与文化》,言叢社,2014,348p)一书的书评论文,原发表于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2016年1月刊。我受友人所托将其翻译为中文,2016年11月5日发...  (展开)
Hayden 2023-06-28 23:31:46

试解逃避的逻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经老师推荐,阅读本书。学期末完成一份读书报告如下: 一、 关于“赞米亚”概念的提出及论证 “赞米亚(Zomia)”,在地理上也被称作东南亚大陆山地,它包括了从越南中部高地到印度东北部地区的所有海拔300米以上的地方,涉及到东南亚的5个国家(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和缅...  (展开)
潘政 2022-06-08 01:35:23

一本令人心情痛苦的书

亚里士多德多德在《政治学》开篇就说,“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当若干村坊组合而为“城市”,社会就进化到高级而完备的境界。在霍布斯看来,没有国家的自然状态是极端恐怖的,导致产业、耕作、航海、建筑、工具、知识、记载、文学、社会不复存...  (展开)
S 2021-03-17 14:21:53

山民与国家之间

与斯科特以往的一系列著作如《国家的视角》、《弱者的武器》一样,在本书中也延续了他一贯的那种福柯式的后现代观点:实施规训的政治体制本身就值得反省,他们常常造成严重的问题,而人们对这一规训、治理的任何抵制都是值得赞许的。作者通过对东南亚“赞米亚”山地与谷地关系...  (展开)
zzzéro 2024-03-21 00:10:40

平等、灵活、多变

读这本书的时间线被拉得很长。我还记得我在北京和心理咨询师讨论“平等”对于我的意义的时候,我读到了这本书里山地人群也对“平等”有一些坚持。今日读完,又想起9月份的那一幕,感觉很是奇妙。 跨越时空与自己的对话?倒是也没必要说得那么高级。 山地人群是聪明的,他们有各...  (展开)
全隐喻 2023-07-29 00:14:00

字数不够,其实是笔记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简明,有一定启发性 建议直接看俺从某神必网站偷的评论(如果这位朋友在请私信拷打我),就相当于看过书了 1.作者主张将山地人当做成功的逃亡者来看 待,因为他们在过去的接近两千年里成功躲过了奴役、赋税、劳役、战争、屠杀跟瘟疫之类谷地国家带来的东西。 2.地理要素阻止了...  (展开)
人味稀薄 2021-02-07 20:17:16

不正面的评价

一个感觉就是读不下去,翻译也许有一部分原因。主要的问题是,这本书即便提供了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视角来审视高地族群和低地国家的历史——正如他自己所说,这种视角的意义在现代国家为主要且绝大多数的政治体制的现实下已经消失了。翻译上给我的感觉是,作者似乎提出了一个问题...  (展开)
马庄 2020-10-23 20:01:04

读完此书,需要尽力吐槽强大的民族国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只读了前言和后记,做了简单的脉络梳理。有几个小收获,权作备用。 关于“赞米亚”: 这个地理概念的划分非常有意思,突破了从某种政治或历史中心向四周辐射而进行术语建构的惯常思维窠臼,单独拎出“边缘”,使之获得和中心同等的学术和社会地位。这就好像以前妇女被唤作某某...  (展开)
巴山蜀水 2017-08-08 11:25:05

一本令人着迷的书

作者探究的对象是包括中国西南在内的所谓赞米亚高地,读来很亲切,也很有启迪性。书中涉及到了史学(政治史、边疆史、民族史、经济史)、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这书的翻译真心不错,读起来轻松,不别扭。我同时也购过作者所著的上海译林版的《农民的道义经...  (展开)
闹热的牛刀 2016-12-14 23:15:13

逃避统治

处在伊河上的陆浑水库,位于洛阳嵩县,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的。在夏商时期,生活在这里的是一批被称为西戎的人,而“戎”是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呼。不敢想象位于中原地区洛阳的下属县曾是汉人文化边缘地带。那时中华文明的版图很小,夏商的历史简直可以称为河南的历史。史书说...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2条)

订阅逃避统治的艺术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