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灯塔去的书评 (45)
伍尔芙的“灯塔”,静止与孤独,对死之自由的渴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灯塔”是伍尔芙《到灯塔去》中的关键意象,有关它含义的解读有许多角度,最浅显的一层是詹姆斯年少时对外部世界的向往,象征着未来的希望;也可能是拉姆齐夫人温暖体贴的女性力量,寄寓了大家对她本人人性光辉的怀念与追寻;还可能是一个荒诞的中心,拉扯着书中一个个内在世... (展开)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力量,细读《到灯塔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悠游小说林》是我的系列文章,分享我近几年读过的经典小说。这篇文章聊聊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本文3400字,包括文本解读和片段赏析;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一些写作启示,及我对文学教育的一些思考。欢迎你在评论区写下感受和见解,也期待你把经典文学分享... (展开)《到灯塔去》——让我看到了女性的自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为什么要读经典?因为经典能经典,是因为这部作品经过了时间的验证、通过了无数读者的考验。今天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经典作品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意识流的作品。如果对于意识流是什么形式没有概念,大家可以暂停一下,先去了解了解。我认为在... (展开)周末沉浸式时光,再读弗吉尼亚·伍尔夫。
每个人总会有那么一刹那,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想要去追寻某样东西,或者完成某个梦想。但这种冲动似乎在不知不觉间淡去,变成了遥远记忆中的一座灯塔。 我在读这本书时,像是走进一片迷雾之中,既想放弃,又舍不得错过。伍尔夫意识流世界深邃又迷人,读后仿佛在迷雾中找到...
(展开)
伍尔夫、人物的流动性及女性主义
昨日看影展,《胭脂扣》映后嘉宾正好提及性别的流动性,讲西方当下的一些女性主义活动过分计较于性别框架和对立,从而缺乏美感也不够真实。 于是便想到伍尔夫——伍尔夫的作品不缺少对两性关系的探讨,但她的落点却从来不是树立框架,而总是是落于具象的;或者说她的话外音一直...
(展开)
意识流小说也一样很吸引人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伍尔夫的书,也感谢在现在这个年纪与它相遇。而这更像是一种命运,无法抗拒。 那天在微信读书里参与读够五分钟可以免费领取这本书的活动。对这个作家略有耳闻,书的封皮也很吸引我。便大概翻了一下下面的评论,一条差评说整本书不知道到底在写些什么,一半多的...
(展开)
我与这些幻影一块儿嬉戏,犹如我和你的倩影一起徘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当紫罗兰和常春藤编织的花环,从高处缓缓飘落而下,它象征着到灯塔去的漫漫长途,落下帷幕。本来乘一叶扁舟,就能快速到达的地方,却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 期间,伴随着拉姆齐夫人及其儿子、女儿的离世,灯塔,也从物理层面的度假目的地,变成了精神层面的心灵之归宿。时光流转... (展开)读《到灯塔去》伍尔夫
读的伍尔夫的第一本书,被文笔美到失语,心思纤细敏感文字如珠如玉。 拉姆齐先生:学术上有所成就社会上有一定地位的学者,善用名人效应对女性进行同情心绑架,要求子女们绝对服从,孩子们眼中的暴君。 特拉姆齐夫人:蜡烛一样的人生,照亮一切身边的人,唯留自己在阴影中。照...
(展开)
难以想象我最讨厌的是一个没有名字的女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本令我不安而且狂躁的书,阅读过程如芒在背如坐针毡,比任何克系作品都让我更加焦躁。我就像一只无头苍蝇,潜意识感到威胁,本能告诉我快逃,但我不知道自己被困在什么地方,不知道危险来在哪里,不知道要逃向何方。 终于在拉姆齐夫人死了之后,我心中难言的危险总算消失... (展开)生命是一场时而风平浪静时而阑风长雨的征途,不可回头,灯塔就在前方。
书名:《到灯塔去》 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瞿世镜 出版社:上海译文 总页数:366(其中包含24页译者序) 字数:15万 2023年1月4日开始读,1月18日读完,历时14天,平均每天读两个小时左右。有点漫长,但过程很美妙、令人沉醉。我读书向来慢些,尤其是阅读文学。 《到灯...
(展开)
在时间褶皱里打捞光与爱——论《到灯塔去》中的存在困境与精神救赎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从来不是一部关于“抵达”的小说。当拉姆齐一家在苏格兰岛屿的夏日别墅里,反复谈论“明天是否能去灯塔”时,这个看似简单的出行计划,早已被伍尔夫编织成一张覆盖生命、时间与存在的细密之网。小说以“窗”“时光流逝”“灯塔”三部分为骨架...
(展开)
读《到灯塔去》:“期待是一种微妙的暴力”
再读伍尔夫的《到灯塔去》,被评论区一位读者的引用的一句话触动—— “期待是一种微妙的暴力” 拉姆齐夫人总是像太阳一下,给别人送去温暖与光明,照亮孩子和丈夫内心黑暗的角落。 在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满载着兴趣想要探索之时,她尽自己所能给他们提供情绪价值...
(展开)
2025年4月16日读完记录
这本书读得非常认真,除了最开头的六十页,后面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读的(其实现在很少这么逐字读书)。 书是公司同事送给我的,对于伍尔夫,本来是没有多大信心(担心会感受不到有趣而中途放弃)翻开来读的,但是收到同事送书,就有一种出于人情上的不得不读的感觉。 开始阅读...
(展开)